无锡新传媒
首页 > 新闻中心 > 无锡新闻 > 正文

打造绿色生态标杆区 建设美丽中国样板城

2020

06/05

08:32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2020年6月5日)

黄 钦

  每年的6月5日,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环境日,体现了世界各国对环境问题的高度关注,体现了全球人民对美好环境的热切向往。今年环境日我国仍以“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为主题,这一主题已沿用三年,传递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建设美丽中国上一以贯之、一抓到底的决心信心,对引导全社会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聚力打造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之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在党的十九大上,总书记强调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对建设美丽中国作出全面部署。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总书记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出发,部署了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点任务,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进一步夯实了制度保障。

  近年来,无锡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实现城乡“环境美”上持续发力,在提升发展“含绿量”上持续用力,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改善。去年,太湖无锡水域水质主要指标继续好于全太湖,13条主要入湖河流和3条主要入江支流水质首次全部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连续12年实现太湖安全度夏;较2014年,PM2.5平均浓度下降42.9%,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提高14.1个百分点,成为全省唯一连续两年PM2.5平均浓度和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双达标”城市。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环境质量根本性好转的拐点并未到来,环境问题仍是无锡发展的最大短板之一。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全市上下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更有成效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更加彻底消除各类环境风险,更大幅度改善整体环境质量,更为鲜明彰显生产生活绿色基底,齐心协力构建美丽中国样板城市。

  在攻坚决胜上要保持定力。今年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战决胜之年,还有一些“硬骨头”要啃,加之当前面临严峻复杂的国际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夺取全胜的担子更重、挑战更大。这次全国两会上,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特别强调: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这启示我们:困难再大,也要咬定目标、持续用劲、确保打赢。我们要认真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鼓足“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全面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目标任务,巩固提升国家生态文明城市群建设成效,为高水平建成全面小康社会、高起点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夯实基础。要全面强化燃煤、工业、移动源、扬尘和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持续推进PM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持续上升,努力在打造“低碳城市”上取得更大突破。要全面强化长江大保护、太湖治理、城区黑臭水体长效治理和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推动太湖和河道水质持续改善、流域水生态环境持续修复;按照“高度关注、快速反应、及时处置”的要求,全面落实预警预报、现场清理、蓝藻打捞、湖泛巡查、物资保障等太湖安全度夏各项措施,更高水平实现太湖“两个确保”,努力在打造“碧水城市”上取得更大成效。要狠抓土壤污染治理修复及风险管控,综合改善土壤质量,保障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安全,努力在打造“净土城市”上取得更大进步。要积极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加快实施一批固危废处置设施提标扩容和新建项目,扎实推进垃圾分类投放收集处理工作,努力在打造“无废城市”上取得更大进展。

  在问题整改上要精准发力。要把问题导向与效果导向统一起来,准确把握当前最突出、最迫切的短板问题,精准施策、精准发力,有效解决“点”的问题,有力带动“面”的提升。针对督察整改反馈的重点问题,认真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全国和省人大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等各级各类督察、检查反馈意见和披露问题的整改,确保按时、彻底整改到位,同时注重举一反三,深挖重抓其他衍生性、关联性短板,做到整改一个问题、补齐一项短板、规范整个领域。针对制约环境改善的难点问题,系统梳理控源截污、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方面瓶颈,以项目化、清单化形式分类制定化解方案,对技术性瓶颈加强科研攻关,对机制性瓶颈纳入改革重点,对要素性瓶颈加大力量倾斜,在补短补弱中改善环境质量。针对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一方面及时应对,积极回应舆论关切,健全跨部门、跨区域协调联动等应急机制,提高处置突发生态事件、管理环境危机的成效;另一方面主动出击,深化“绿刃”环保专项执法和“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深入开展环境信访大排查、大化解,确保环境安全隐患排查见底、整治彻底,做到排险于未萌、防患于未然。

  在科学善治上要提升能力。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要按照十九届四中全会部署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强化制度的刚性约束,着力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以“制度之力”保护“环境之美”、实现“生态之治”。要强化源头严保严防,一方面聚焦自然源头,实施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制度,健全涵盖水、大气、土壤、固废等各类环境要素的治理机制,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和主体功能区制度,实现对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和每一寸国土空间的一体化保护;另一方面聚焦污染源头,强化“谁污染、谁付费”政策导向,完善与污染物排放总量挂钩的经济、财政政策,加快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管理制度体系,促进企业公民履行“绿色义务”,切实压降污染增量。要强化过程严管严控,细化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三线一单”,制定更加严格的建设项目准入和污染物处置标准,严格执行自然资源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积极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对重点区域、领域和指标的实时监控、及时预警。要强化后果严惩严罚,健全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机制,落实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和损害赔偿制度,完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等制度,保持对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让污染者、失职者感受到“不能承受之痛”。

  在绿色发展上要聚强合力。建设生态文明,重在绿色发展,需要共建共享。要坚持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聚八方之力、建绿色家园。在生态端,对内要统筹推进太湖生态保护圈、江阴长江生态安全示范区和宜兴生态保护引领区建设,开展国土绿化行动、饮用水源地生态修复与涵养保护等工作,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对外要积极融入长三角区域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着力推进污染联治、执法联动、监测联网等工作,加快打造长三角绿色生态标杆区。在生产端,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提档升级,着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等具有高技术、高产出、低消耗、低排放“两高两低”特点的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数字、总部、枢纽“三大经济”,推进传统制造业加快智能化、轻量化、无害化改造,调轻调绿调高产业结构,释放产业强市的绿色效应。在生活端,深入推进节约型机关、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创建行动,积极推行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绿色餐饮等生活方式,引导全市人民合力营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社会风尚。

  每年的环境日只有一天,但改善生态、保护环境需要每天为之努力。我们要牢记总书记“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谆谆教导,把生活中的每一天都当作环境日,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积跬步、致千里,聚涓滴、成江海,让“太湖明珠·江南盛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在美丽中国的秀美大地上绽放出璀璨光芒!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