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专题 > 网络中国节·清明 > 正文

清明回望来时路 崇德尚义冠江南 让无锡家训文化释放更大能量

2020

04/03

23:14

来源

无锡观察 无锡日报 江南晚报 无锡新传媒网

分享

  清明节邻近,无锡市文明办“文明无锡”微信公众号开设“忆先贤诵家规”栏目,接连推送了荣氏、唐氏、华氏、秦氏、钱氏、薛氏等无锡望族的家训家规,引发网友转发。

  以无锡为代表的江南地区多世家,士子学人、文化精英将经典的基本精神、个人习得的实践经验转化为家训家规教育子孙,具有穿越时空的示范效应。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当下,应激发无锡家训文化释放更大能量,展示江南文化不朽的精神标识。

  线上诵家训 传递正能量

  无锡荣氏家训强调孝悌当先、礼节当知、职业当勤、节俭当崇,15岁的荣毅仁写下《自策铭》与其家训一脉相承;无锡钱氏族人践行“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的训言,钱氏也创造了人才井喷的独特现象;无锡薛氏要求子孙深切领会让、厚、勤、俭四字家训精髓,主张兼重男女教育的理念;无锡华氏家训《虑得集》在古代入《四库全书》,在当代被中央纪委推荐学习,其秉孝义之风,千古流传,指导后人如何做人、持家、尽孝、行善……

  经“文明无锡”“吾锡资讯”等微信公众号的传播,锡城书友群、访古群、文化研究群里,群友们接连转发着无锡先贤家训家规,品读着家训中的智慧,感受着无锡家训文化带来的正能量。

  “我们祠堂有规矩,每次祭祀,都要选读《虑得集》。”无锡荡口华氏第五十二世孙华金生说,荡口华氏始迁祖华贞固编写的《虑得集》是“家劝”,而非一般的“家训”,一个“劝”字,多了几分平易与谦和,而里面的话也都是朴实的大白话,比如“财不足为后世计,德则可致后世绵远也”,可见祖先对物质财富的淡然和对精神财富的看重。

  往年清明节前,惠山古镇祠堂群都会迎来春祭高峰。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能开展聚集性活动,古镇虽已恢复开放,但管理方至今未收到祭祖的申请。据了解,连日来,钱氏、过氏、陆氏、倪氏等宗亲会陆续发布了取消或不组织清明祭祖活动的通知。

  “线下集中纪念活动暂不宜安排,我们今年首创了‘云祭典’,缅怀先贤,传承弘扬优秀人文。”无锡秦氏宗亲会秘书长秦志伟在手机上为记者展示了“云祭典”的H5。点进去,可以向少游公鲜花,可以诵读名篇名言,怀古思今。

  无锡秦氏是江南望族,明清科举世家,北宋著名词人秦观的后裔。惠山古镇秦氏双孝苑主厅门廊两端,悬挂有“敦孝悌、睦宗族”等秦氏家训家规。

  为纪念秦观逝世920周年,中华秦观宗亲会、无锡祠堂研究会秦氏分会开发、上线了一个H5,倡议海内外少游后裔、秦氏后人参与云祭祀,线上传播秦氏孝友传家的家训家规。

  “3月29号推出的,第一天就有超过1300人次参与,我们瞬间开展了一个‘大型活动’。”如此传播效果令秦志伟喜出望外。

  家训字句珍  价值通古今

  《钱氏家训》是江南望族家训的代表。惠山钱王祠内,无锡钱氏宗长、中科院资深院士钱令希教授手书的《钱氏家训》被制作成了漆雕镶嵌在五王殿的墙上。2011年起,无锡钱氏每年祭祖都会组织参祭人员齐诵家训。那一刻,无论是否姓钱,在场的所有人都会受到一次身心洗礼。

  无锡市钱镠研究会秘书长钱光益表示,今年虽然取消了祭祀大典,但在这特殊时期,在清明时节,更要提倡大家追思钱王功绩,重读《钱氏家训》,从“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祖宗虽远,祭祀宜诚;子孙虽愚,诗书须读。”“勤俭为本,自必丰亨;忠厚传家,乃能长久。”等金句中汲取力量,共克时艰。

  走在惠山古镇,细心的游客不难发现,很多祠堂内都悬挂有家训家规,它们集中体现了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为核心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在无锡祠堂文化研究会主任徐元生等研究会成员看来,新时代的祠堂文化活动,绝非“放几块木牌子、来一帮老头子、让大家捐票子”。江南望族多,家训传世多,长三角地区自古至今交流频繁,有着共同的文化基因。而今人要做的,就是结合时代,传好、用好家训家规,让一个个家族更有凝聚力,让江南长久兴旺。

  无锡学者陆阳分析,无锡的家训文化中,除了孝义等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十分鲜明外,还浸润着“务实勤业,百业皆本”的思想,带有无锡工商文化务实的特质。更可贵的是,无锡人继承了吴文化的“尚德”传统,小家发达不忘大家,义利兼顾,实业报国。

  与此同时,江南地区经济发达,百姓思想旷达务实,普遍追求“耕读传家”“诗书传家”,进而造就了江南的古今繁华与文化的繁荣。而这些都是无锡家训文化中的精髓,值得代代传扬。

  南大历史系教授、无锡人范金民认为,家族是江南文化和江南社会的重要内容,而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仍能够体现出优良家训家规对于约束族人、激励子孙、向上进步所起的积极作用。“家族兴盛得益于家训教化。”

  江大人文学院教授庄若江举例,无锡华氏世代秉承家训,力行德义,广行善举,建桥筑堤,减免佃租,无锡的“国保”单位荡口华氏义庄便是其家训力量的见证。

  江大人文学院副教授刘桂秋表示,家训家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家族、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每一个家庭成员健康和谐地成长、担任好社会和家庭成员的角色,有着相当的价值和意义。

  家训是富矿 待深挖放大

  家训家规高度凝练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基本道理和原则,让我们不忘来路,看清前路。调查中发现,无锡从上到下皆重视对家训家规的发掘利用。

  在无锡市委宣传部和市文明办的主持下,2015年,由无锡祠堂文化研究会编写《无锡惠山祠堂群家训集萃》,集纳了83个姓氏的117则家训;2018年,印制《惠山古镇家规家训巡礼》系列明信片。无锡祠堂文化研究会现有42个姓氏分会,各分会也积极传播着无锡家训文化。

  除了将家训家规制成匾额悬挂在祠堂内,有的分会编写出版家训规约、印制家训解读小册子作为交流物品;有的分会持续撰写研究文章,线上传播家训文化;有的则让家训家规出现在了各种文创产品上。

  有家必有谱,有谱必有训。无锡市图书馆有长三角“古籍富矿”“查谱中心”的美誉。无锡市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主任、无锡谱牒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王进雄介绍,截至目前,市图馆藏家谱达1800余种16000余册,涉及约100个姓氏,而谱中有大量的家训家规,其内容大多是教育族人爱国敬业、积极向上、孝顺和睦、诚信友善,但各姓氏的家训文化也各具特色,值得深入研究,放大价值。

  为了开采好无锡家训文化这座“富矿”,王进雄透露,目前,他们正加紧建设无锡家谱馆,届时,家训文化将得到更加系统地整理、分析,古为今用。

  今年,位于惠山古镇上河塘的紫阳书院将复建。紫阳书院即朱文公祠,是朱熹精神的重要载体。朱熹,世称朱子,其《朱子家训》《朱子家礼》深化社会伦理,是东亚文明的瑰宝。

  无锡文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张中云表示,重建紫阳书院是无锡对朱熹理学思想的高度认同。书院也将成为展示朱子家训文化的重要窗口。惠山祠堂群堪称记录中华谱牒文化的露天博物馆,通过高质量、高水准的整合与展示,它同样可以成为“中华家训文化博物馆”,使之在集大运河与江南水乡古镇于一身的世界文化“双”遗产地释放出更大能量。

  文字:文旅融媒体中心 张月

  摄影:陈大春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