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焦裕禄精神永不过时

焦裕禄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时所表现出来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被后人称之为“焦裕禄精神”。习近平多次语重心长地勉励党员干部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做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好县委书记。

追光,从焦裕禄精神原点出发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又适逢焦裕禄同志诞辰100周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缅怀焦裕禄事迹,传承和弘扬焦裕禄精神,河南、山东、黑龙江、辽宁、江苏等五省八市党报联合发起的“从焦裕禄走过的地方,看焦裕禄精神的弘扬”大型主题报道活动于近日正式启动。

  从山东淄博辗转辽宁抚顺、江苏宿迁,再到河南开封尉氏和洛阳,然后北上黑龙江哈尔滨、辽宁大连学习进修,最后焦裕禄来到开封兰考,带病与“三害”作斗争,最终病逝于郑州。焦裕禄用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活动期间,河南《开封日报》《郑州日报》《洛阳日报》、山东《淄博日报》、黑龙江《哈尔滨日报》、辽宁《大连日报》《抚顺日报》、江苏《宿迁日报》等五省八市党报及相关城市党报,将牢记总书记嘱托,发挥城市党报舆论主阵地作用,分别走访焦裕禄同志奋斗过的地方,通过全媒体矩阵宣传,让焦裕禄精神在神州大地进一步深入人心、历久弥新,进一步凝聚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的精神力量。

  焦裕禄是淄博人民的好儿子。

  在他短短42年的一生中,超过一半的时间在家乡度过。正如其女儿焦守云所说:“父亲在博山出生、上学、入党、战斗,25岁从山东南下,是家乡的山山水水养育了父亲,为他成为一名党的优秀干部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在焦裕禄百年诞辰之际,淄博日报记者沿着焦裕禄的成长和革命足迹,一路追寻焦裕禄精神之光。

淄博荣耀广场入口处矗立着焦裕禄的雕像。 淄博日报记者 杨靖  摄

  1922年8月16日,焦裕禄出生在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源泉镇北崮山村一个农民家庭,家里开着油坊,一家人的生活尚算富足。在至今保存的一块功德碑上,清晰地镌刻着焦裕禄的爷爷在小孙子出生两天时捐款的记录,足见焦家因这个孩子降生是何等欣喜。

  7岁的焦裕禄即进入博山第六小学上学。在这里,他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焦裕禄纪念馆里,保存着焦裕禄小学时写的一篇作文——《阚家泉的风景》:“我钦佩那些为国建立过功勋的仁人智者,更爱那哺育过无数仁人智者的好山好水。而令我最喜爱的,就是岳阳山南山脚与崮山西山脚交汇处的阚家泉。阚家泉的泉眼有锅口粗细,传说有一条蛟龙自东海钻来,在此处出洞,洞口也就成了泉眼。清凌凌的泉水从泉眼涌出,在近处的洼地浸成一个小湖,然后冲刷出一条河流,流经南崮山我的学校,奔向山外的天津湾去。我常在湖里河里游水捉鱼,也想看见那条蛟龙是怎样自泉眼钻出,张开巨口对着山上的旱地喷水……”

焦裕禄当年上学的博山第六小学旧址。

  少年焦裕禄用清秀的笔墨、丰沛的情感,表达了他对“绿水青山”发自肺腑的热爱。焦裕禄的女儿焦守云在《我的父亲焦裕禄》中写道:“父亲对种树育林特别上心。”焦裕禄的这种情结与幼时的生活经历不无关系。1964年春节,病重的焦裕禄回乡探亲时还特意叮嘱时任北崮山村党支部书记的陈壬年:“咱北山(岳阳山)得多种桑树,可发展养蚕。”

  虽然到11岁就辍学了,但短短几年的教育为焦裕禄一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博山第六小学中西合璧的“雅乐队”是焦裕禄最喜欢参加的。为了练习吹军号,他常登岳阳山练习,高亢入云的号声能传到村里,至今在他故居的墙上还挂着那支军号。受爷爷熏陶,焦裕禄还悉心学习过二胡技法,打砸滑揉、快慢运弓,无所不精。后来他到河南工作时,开封师范学院宣传队到尉氏县大营区慰问,开演前拉二胡的乐手突发急病,时任区长的焦裕禄笑吟吟地说:“我来滥竽充数吧!”1947年10月南下途中,因为工作需要,焦裕禄担任男主角,排演了歌剧《血泪仇》,人们形容他的歌声有“铜音”。在大连起重机厂实习期间,与苏联专家联谊,焦裕禄竟然是场上最靓的那一个。专家夸他:“你一个拉牛尾巴的,舞也跳得这么好。”

  焦裕禄人生随着1938年日寇占领博山彻底改变,家里的生意愈发艰难,焦裕禄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先是推独轮车去城里送油运炭,后来下了煤井挖煤。尽管如此,生活还是难以为继,债主上门催债,家里的两亩地被收走,焦裕禄的父亲悲愤交加,在一个清晨自尽。

  母亲对刚刚成年的焦裕禄说:“你记住,人到啥时候都不能塌了脊梁骨。”父亲尸骨未寒,焦裕禄却因为被日寇怀疑为“抗日分子”而关押。数月的拷打没有结果,他被送至千里外的辽宁抚顺大山坑煤矿当苦力。一行20余人一月后仅剩3人,焦裕禄顽强地生存了下来。

上世纪70年代,焦裕禄母亲李星英给学生讲焦裕禄故事。

  待下去只有死路一条。一天,焦裕禄在矿上无意间碰到一位崮山村附近的老乡,此人在消防队工作,可他并不认识焦裕禄。焦裕禄辗转联系上这位老乡,在他帮助下藏进了消防队。在隐蔽一段时间后,老乡用消防车把他送到了沈阳,焦裕禄这才坐上了回山东的火车。

  当地汉奸听说焦裕禄回来了,又把他抓了起来。母亲卖掉了仅剩的半亩薄地,才把儿子救了出来。家是不能待了,焦裕禄被迫逃荒到江苏省宿迁市园上村,在那里给地主当雇工。

  被抓、折磨、逃亡……仅仅是一个无端的怀疑就让焦裕禄如同进了炼狱一般。但这也磨练了焦裕禄的意志和心智,他在不断地思考,是什么改变了他的命运,靠双手养活自己过安稳日子怎么就这么难?为什么日寇这么害怕共产党?

  1945年,新四军解放了宿迁,焦裕禄才真切地接触并认识了共产党,这是为人民办事的党,是穷苦人的救星。新四军的同志告诉他,他的家乡也有党的武装在开展解放斗争,焦裕禄立刻决定回家。

  归来仍是少年,与从东北逃回家乡不一样,这次迎接焦裕禄的是光明的未来。

  那时的博山区北崮山村也已经有了党组织和武装力量,党员焦方开介绍焦裕禄参加了民兵。焦裕禄在清匪反霸、打击土匪等工作中表现突出。1946年1月,在崮山村外一间土屋里,焦裕禄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党支部书记李京伦轻声宣读了党章,此刻焦裕禄对党的认识依然简单而朴素:“入党要好好干工作,在各种工作中起带头作用。”

  血与火的淬炼,让焦裕禄从一个受尽压迫折磨的农家少年迅速成长为一名革命战士,并表现出出类拔萃的领导能力。在一次战斗中,他得知战友被敌人包围急忙赶去增援。他运用声东击西、虚张声势的办法,让敌人误以为大部队赶来了。还有一次,敌人要突袭崮山村,而我军主力部队一时赶不过来,焦裕禄建议演一出“空城计”。在各村墙壁上写上“某团某营”,马车蒙上帆布伪装成炮车,果然让敌人的探子上了当。

  1945年12月,淄博独立营、博山县独立营及武工队、区中队进攻博山县城,焦裕禄跟随部队击溃伪县长王连仲的保安队和伪矿警队,解放了博山(博山先后有五次解放战斗)。1947年2月,他又随民兵连调鲁中区武装部参加了莱芜战役。 

焦裕禄当年吹过的军号。

  1947年6月,博山县武装部调焦裕禄去华东军政大学学习。刚动身不久,军政大学因战事转移了,焦裕禄一行人就地在临朐县加入鲁中区党委招待所,并投入南麻、临朐战斗。战斗之后,一行人北上渡黄河到渤海军区,在鲁中区党委安排下,焦裕禄被分配到商河县做土改复查。

  1947年9月,中共华东局决定从山东解放区抽调一批干部随军南下。因为文化底子好、又有军事经验,焦裕禄被选中并任命为淮河大队第一中队第一分队第三班班长。

  回家收拾行装时,焦裕禄振奋地告诉母亲:“不闯出个新世界,我就不回来!”

  这句话,焦裕禄用生命来践行……

焦裕禄主持研制的2.5米双筒矿山提升机产品,在淄矿集团服役30多年后捐赠给焦裕禄纪念馆。

  南下后,焦裕禄先后在河南尉氏、陈留、郑州以及东北的哈尔滨、大连等地开展革命和建设工作。后期,他参加了洛阳矿山机器厂的筹建,克服外国专家撤离带来的不利条件,成功制造出国内第一台直径2.5米的双筒矿山提升机。1962年12月,焦裕禄调任兰考,带领全县人民治理“三害”……

  1964年初,焦裕禄回到阔别10年的家乡,身体里病魔已经肆虐,母子连心,却谁也不说破,这是他最后的归来。电影《我的父亲焦裕禄》中,他在桥头跪别母亲,那“扑通”一声直抵心底、催人泪下。

  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因积劳成疾患肝癌去世。

电影《我的父亲焦裕禄》中跪别一场戏的拍摄地。

  “淄博是焦裕禄同志的故乡,是焦裕禄精神的光辉原点,淄博有责任、有义务、有条件把焦裕禄精神挖掘好、传承好、弘扬好、践行好。”在淄博,历届市委都高度重视焦裕禄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定期到焦裕禄纪念馆瞻仰焦裕禄事迹,感悟焦裕禄精神。

  1966年,在人民日报刊发《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后不久,淄博市就建起了全国第一座焦裕禄纪念场馆。淄博市对焦裕禄同志在淄博成长、上学、入党等20多年的有关资料进行全面搜集整理,追溯焦裕禄同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路径,组成“重走焦裕禄之路”寻访小组,到河南洛阳、尉氏、兰考,江苏宿迁、辽宁大连等地进行寻访,征集不同时期史料、档案、照片等300余件。半个多世纪以来,纪念馆多次整饬修整提升,成为传承和弘扬焦裕禄精神的重要基地,关于焦裕禄的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在这里取景。走进焦裕禄纪念馆和焦裕禄故居,焦裕禄睡过的土炕、用过的针线、拉过的二胡,乃至他小时候写的作文,都被精心保存着。焦裕禄纪念馆还到全国各地举办焦裕禄精神宣传活动和焦裕禄家风故事展。

1966年,淄博在全国最早建设焦裕禄事迹展馆。

  半个多世纪以来,焦裕禄精神讲堂、焦裕禄精神研究会、焦裕禄艺术团始终活跃在淄博大地,系统挖掘焦裕禄精神的时代内涵,文艺工作者还创作了大量反映焦裕禄精神的文艺作品。近年来,淄博市积极参与重大献礼影片《我的父亲焦裕禄》的拍摄,超过一半的镜头在家乡拍摄。2021年7月6日,该片全国首发式在淄博举行,引起了强烈反响和观影热潮。 

  “中国有个焦裕禄,老家是博山,自幼受尽各种屈辱,苦难中成长……主政兰考根治‘三害’,人民都爱他……”这是博山区实验小学的师生创编的歌曲《焦裕禄赞》。该校学生宋金泽主动申请担任焦裕禄纪念馆义务讲解员,每逢周末节假日,他的讲解成为纪念馆中的一道风景。在由中宣部、人民网等主办的“你是我的英雄”网上讲故事活动中,宋金泽深情讲述焦裕禄故事,荣获最高奖项。

  为了传承焦裕禄精神,2020年8月16日,淄博市在焦裕禄家乡北崮山村建成总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的焦裕禄干部教育学院。学院聘请焦裕禄同志的女儿焦守云担任名誉院长,精心配备师资力量,力求打造立足淄博、面向全省、辐射全国的一流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和全国宣传学习焦裕禄精神的主阵地。

焦裕禄故居四合院。

焦裕禄故居前的油坊和石磨。

  既是育人熔炉,又是研究平台,也是展示窗口。焦裕禄干部教育学院按照“精神根源—精神内涵—精神传承”的路径,打造课堂教学、现场教学、音像教学、情景教学“四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开发设计10个主题专题课。同时,联动打造参观一次焦裕禄纪念馆、在焦裕禄故居听一次家风故事、听一堂焦裕禄精神专题党课、重温一次入党誓词、撰写一篇学习心得的“五个一”教学活动。

  最深的铭记就是薪火相传、接续奋斗,最好的致敬就是续写荣耀、再塑辉煌。

  2020年10月,淄博市在城市核心区设立了荣耀广场,广场的入口处是焦裕禄的雕像。半个多世纪以来,淄博市各级把争做焦裕禄式的好干部作为党建规定动作常年坚持,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点燃不懈奋斗、永远奋斗的澎湃激情,激发攻坚克难、担当作为的昂扬斗志。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林业英雄”孙建博,以残疾之躯将一个亏损林场发展成为全国林业系统的一面旗帜和改革的典范,“焦裕禄为了兰考命都不要了,我也豁出去和大家伙一起干!”

  焦裕禄故乡所在的博山区源泉镇,有一位扎根山区40年的卫生院长,他叫亓庆良,是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医院优秀院长、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他工作的地方距离焦裕禄的家仅有7公里,“从小就听着焦裕禄的故事长大,他在兰考治理‘三害’是为了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我也想像他一样,守护一方健康,让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刘昌法,全国“孺子牛”奖获得者、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吕绪兰,全国三八红旗手吴圣霞,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池上镇中郝峪村党支部……在焦裕禄精神的原点,一个个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不断涌现,聚合出焦裕禄精神在新时代的亮色。

  “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丁,做人要做个好人……”,母亲对焦裕禄的教诲和期许,焦裕禄做到了。

  在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星空中,他的名字熠熠发光。(淄博日报记者 李慧 刘淼 李可孝 董振霞)

火种,引燃一座城市的精神内核

 在拥有百年开采历史、亚洲第一大露天矿坑的西露天矿的西南方向,矗立着抚顺煤矿博物馆。这里展示了抚顺煤矿发展的百年历史,也记录着在党的领导下革命的火种如何在煤矿工人中播撒而终成燎原之势的那段风云岁月。

  走进抚顺煤矿博物馆,在1942年的展板上,一张坚毅的面容、一个光辉的名字,总会吸引参观者驻足良久。这个名字就是焦裕禄。

微信图片_20220520102235.jpg

抚顺煤矿博物馆内描绘焦裕禄经历的展板。 抚顺煤矿博物馆供图  

  黑暗的地下孕育革命的火种

  “焦裕禄同志曾于1943年被日本侵略者抓到抚顺大山坑煤窑做苦工。在日本鬼子、汉奸的刺刀和皮鞭威逼下,他每天都要在煤窑里干上十几个小时的苦工……”抚顺煤矿博物馆讲解员梁艳的动情讲述,让记者的思绪随之穿越到那个苦难深重的年代。 

  焦裕禄出生在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源泉镇北崮山村一个农民家庭。1937年12月,日本侵略者占领了博山,由日伪军驻防,不断外出烧杀抢掠。当地老百姓被逼得没活路,就自发组织起来抗日,当时年仅15岁的焦裕禄也积极投身抗日活动。 

  1942年,日寇在博山进行又一次的疯狂扫荡。焦裕禄被捕,与邻近3个村被抓的百姓一起,被押送到博山县城西二台街赵家后门的日本宪兵队。在那里,焦裕禄经受了酷刑拷打。之后,他和其他被抓的男女老少一起,被送到李家庙关了起来,直到当年年底。1943年1月,焦裕禄被日寇转送到张店宪兵队,在这里被关了一个月后被送到张店伪救国训练所,半个月后被送到抚顺大山坑煤窑。 

  张店伪救国训练所又称“劳工教习所”,是日寇在关内设置的各种集中营之一。为了满足在东北疯狂掠夺资源的需要,日寇将战俘、抗日人员和部分普通百姓集中到各个集中营,成批地押运到抚顺、阜新等地,当作“特殊工人”挖煤。焦裕禄就这样被押送到抚顺大山坑煤窑(即解放后“抚顺四大矿”之一的胜利矿)。 

  日寇在抚顺煤矿一直实行的是“人肉开采”政策。从1905年到1945年,日本侵略者统治下的抚顺矿工伤亡在20万人以上。像焦裕禄这样被日寇抓来的“特殊工人”,约有4万人,到抗战胜利时仅剩下不到8000人,除逃跑者外,绝大多数被折磨致死。 

  被押送到抚顺煤矿的“特殊工人”都是集中管理,几十人睡在一个工棚里,居住地周围设有电网或铁丝网,上下井由武装人员押送,每天被迫劳动十几个小时以上,伤病死亡的就被直接扔到“万人坑”里埋掉。 

  日本侵略者对“特殊工人”的残酷压榨和折磨,让他们时刻遭受着死亡的威胁。仅仅一个月,和焦裕禄一批被送来当苦力的20余人,只有3人活了下来。 

  惨无人道的奴役与无时不在的死亡威胁,没有压垮焦裕禄的脊梁,也无法摧毁他的意志。他始终将母亲的教诲记在心中:“人到啥时候都不能塌了脊梁骨。”焦裕禄冷静地观察、耐心地等待,寻找着逃跑的机会。他辗转联系上一位在消防队工作的姓郑的老乡。在找机会逃出煤窑后,焦裕禄跑到这位老乡家中。这位老乡不仅收留了焦裕禄,还帮着他找到一份扫马路的临时工作。两个月后,焦裕禄挣下了回家的路费,通过郑姓老乡的帮忙买了火车票,从沈阳坐火车返回家乡。 

  在抚顺,在那个时代,备受压迫和剥削的煤矿工人是最具斗争精神和反抗意识的群体。从1937年起,大批“特殊工人”被陆续转移到抚顺煤矿。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有同日本侵略者进行战斗的经历,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一定的斗争经验。他们自发成立了党支部、党小组,带领煤矿工人顽强抗争、坚持抗日,在黑暗的地下静静地积蓄着可以照亮未来的火种和力量。 

  从抚顺大山坑煤窑做苦力到机智出逃、到在老乡家躲藏、到最终乘上返乡的火车,焦裕禄在抚顺度过了饱受折磨的6个多月。这段苦难的经历,锤炼了他的意志,也将革命的火种深植于他的心中。

微信图片_20220520102230.jpg

  铆足党员心中的“三股劲”

  焦裕禄在抚顺停留的时间虽然短暂,但他带给抚顺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每次讲解,焦裕禄都是必讲的内容。”自2011年抚顺煤矿博物馆开馆起就担任讲解员的梁艳告诉记者,很多抚顺人对焦裕禄的名字和事迹早已耳熟能详,但对焦裕禄在抚顺的经历却鲜少了解。每年来自社会各界的参观者听到她讲起焦裕禄在抚顺煤矿的经历后,都会感觉惊奇,也会觉得更亲切,一下子拉近了与这位英烈的历史距离。现在,抚顺煤矿博物馆已成为弘扬、传承焦裕禄精神的重要平台。 

  多年以来,传承和弘扬焦裕禄精神得到了抚顺历届市委的重视。持续开展的对标学习活动,铆足党员心中的“三股劲”,让党员干部成为转型发展的先锋队、乡村振兴的领头雁、社会治理的生力军。 

  新时代“三向培养”工程、驻村扶贫工作队、驻社区(村)第一书记……让党员干部深入到基层,走入到群众中去,学习焦裕禄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在实践中摸索发展的道路。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战场上,学习焦裕禄“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撸起袖子,扑下身子,实干苦干巧干。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学习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用心倾听群众的呼声,用情办好为民实事。在作风建设的自省磨砺中,学习焦裕禄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在疫情防控的战线上,党旗所向就是冲锋的方向,广大党员干部以志愿者的身份下沉防控一线,24小时轮班值守,守好“外防输入”关口,筑牢安全防线。 

  疾风知劲草。历经岁月的洗礼,焦裕禄精神始终熠熠生辉,在抚顺薪火相传,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强大精神动力。

微信图片_20220520102223.jpg

抚顺煤矿博物馆讲解员梁艳向参观者介绍焦裕禄的事迹。 邵可欣  摄

  两种精神融入城市血脉

  上世纪60年代,正当焦裕禄同志在兰考脚踏实地干事业的时候,与焦裕禄同样信念坚定、忠诚于党、甘于奉献的雷锋,也如焦裕禄一样被刻入了抚顺的历史印记。至今,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在抚顺大地交相辉映,为城市提供着丰厚的精神滋养,正转化为每位抚顺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不竭动力。 

  抚顺是雷锋精神的发祥地,也是全国学雷锋活动的策源地。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抚顺始终坚持把传承、弘扬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作为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抓手,持续开展特色的学焦裕禄、学雷锋的实践活动,目前已形成了一整套科学高效的运行体系。比如,在市直机关党员干部中开展了“岗位学雷锋、领航实好干”主题实践活动;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了以“赓续红色血脉”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把“弘扬雷锋精神、培育时代新人”作为德育特色融入课堂教学;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中,设计搭建弘扬焦裕禄精神、弘扬雷锋精神的活动载体,推动焦裕禄精神与雷锋精神进课堂、进展馆;在各县区广泛开展“争做雷锋式党员,争创服务型党组织”等一系列践行新时代雷锋精神的主题实践活动。在这些弘扬雷锋精神的主题实践活动中,弘扬焦裕禄精神也始终被倡导、被强调。“做党的好干部”“做人民的勤务员”“把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融入日常的工作生活”,在抚顺从未停留在口号里、纸面上,而是落在了实实在在的行动中。 

  从2006年开始,抚顺启动一年一度的“百姓雷锋”评选活动,至今已评出“百姓雷锋”年度人物165名、“百姓雷锋”优秀团队50个。其中不乏焦裕禄式的基层党员干部。比如,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全国劳动模范、“药王”徐等一,辽宁省青年致富带头人庄忠明等一心一意带领村民致富创业的基层党员干部,为流浪走失人员送上家的温暖的清原满族自治县救助管理站站长韩媛媛等一批优秀公务员,均获得了“百姓雷锋”称号。他们是传承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的杰出代表。 

  2019年,抚顺市创办了学雷锋主阵地——雷锋学院。3年来,雷锋学院创新打造出雷锋情景课、音乐党课、故事党课和大型情景党史课,让雷锋、焦裕禄的形象“活”起来,将他们的故事讲得更生动、更有感染力。目前,雷锋学院已被中组部确定为全国党性教育基地,已与数十家单位牵手合作,共同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基地、雷锋研学实践基地。 

  时代的洪流奔涌向前,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历久弥新,始终熠熠生辉,照耀着前进的道路。 

  (作者王平鲁系抚顺市社科院原副院长,邵可欣系抚顺日报记者)

焦裕禄与宿迁的那段情缘

  提起焦裕禄,大家都知道他是时代的丰碑,是共产党员的楷模。他在河南省兰考县任县委书记时,鞠躬尽瘁为党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忍着肝病的折磨坚持工作,努力改变兰考面貌,那把被顶出一个大窟窿的藤椅,曾感动了许多人。这位党的好干部,曾经在宿迁生活过两年,他与宿迁有过一段情缘,却很少有人知晓。

  焦裕禄曾是宿迁的“过客”

  “五一”过后,宿迁日报记者来到宿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古楚社区,见到残疾人作家陈兆安正在那里采风。曾经担任古楚社区前庵居党总支书记的徐士凡拿出很多当地文史资料,向陈兆安讲述有关焦裕禄在宿迁的故事。

  据徐士凡介绍,在已经公开的几乎所有与焦裕禄相关的文字音像资料中,浓墨重彩的多是记录他在河南省兰考县工作奋斗的经历,而焦裕禄与宿迁的短暂交集,却很难找到一丁点儿的记述。宿迁日报记者在1966年6月13日新华社发布的《焦裕禄同志小传》中看到,在对其成长轮廓的勾勒文字里,有一段极易被忽视的表述:“1922年8月16日,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里。因为生活困难,幼年时代只读了几年书就在家参加劳动。抗日战争初期,日寇、汉奸和国民党反动派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越来越残酷,焦裕禄同志家中的生活越来越困难。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里,他的父亲走投无路,被逼上吊自杀。日伪统治时期,焦裕禄同志曾多次被日寇抓去毒打、坐牢,后又被押送到抚顺煤矿当苦工。焦裕禄同志忍受不了日寇的残害,于1943年秋天逃出虎口,回到家中……因无法生活下去,又逃到江苏省宿迁,给一家姓胡的地主当了两年长工。” 

  5月,暖风吹拂。在宿豫区豫新街道雨露社区九龙花园焦裕禄文化广场,该社区“阳光雨露”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老党员胡刘军正在给社区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讲述焦裕禄在此工作和生活的红色历史。胡刘军说,1943年9月,焦裕禄一家逃荒来到宿迁城东二里第二区园上村,也就是如今的九龙花园小区所在地,在胡泰荣家当雇工。胡家人对这个厚道、勤快的“老焦”十分照顾,亲如一家人,就这样在一起劳作、生活了两年。两年里,在帮工之余,焦裕禄接触到当地的革命进步思想。1945年,得知抗战胜利的消息后,焦裕禄决定返回家乡。胡家人挽留不住,把家中的毛驴卖掉,换来19块大洋给他当回家的盘缠。

  老家解放才推小车回乡

  在宿豫区档案馆,有一段当年焦裕禄亲笔写的《党员历史自传》影印文字资料(原件存于河南省档案馆),上面写道:“1943年,我21岁,逃荒到宿迁县城东15里双茶棚村,在已早逃荒去的黄台村几家老百姓家住下……我给开饭铺姓张家担水,混几顿饭吃。半个月后,张介绍我到城东二里第二区园上村地主胡泰荣家当雇工,住在地主一头是猪窝、一头是牛草的小棚里。我在胡家当了2年雇工,第一年挣五斗粮食(每斗14斤),第二年挣一石五斗……1945年六七月间,新四军北上,宿迁县解放了,人民政权建立了,工作人员不断召开会议,并听到我家乡也解放了。我们一伙逃荒去的几家一同回家了。我同老乡一同推小车回家了……” 

  焦裕禄在自述中写道,他到宿迁后起初是在双茶棚村干了半个月,然后来到园上村打长工,即现在的宿豫区顺河镇雨露社区13组。在宿豫区雨露社区13组,至今还有一些健在的老人回忆说,作为这里的老居民,其长辈当时就住在胡泰荣家的隔壁,和焦裕禄见过数面。当年的胡家有3间主屋、两间东屋和3间过道,家境算是比较宽裕,有30多亩田地。因为他只有3个女儿,没有儿子,所以干农活都是找人帮忙。因之前他雇佣的长工李景志随家人去了南京,家中正缺少人手,刚好从山东省博山县北崮山村逃难至此的焦裕禄经人介绍,就到他家当雇工。老人回忆,焦裕禄当年吃住在胡家院外路旁的牛棚里,农忙时给胡家干活,农闲时做些小生意。 

  家住宿豫区豫新街道雨露社区13组的退休教师胡诚远,提起70多年前的往事依然唏嘘不已。据他回忆,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1943年,他家门前通往北面的大道上,每天都有从北方而来的逃难者。他们拖家带口,推着小车,艰难跋涉,在雨露庵门前喝茶歇息后,便会结伴继续向南逃难。

  那时人们都喊他“老焦”

  当年知晓焦裕禄来宿迁打工的老人回忆道:当年的地主,不少也是通过平时省吃俭用购置田地的,大多数地主与雇佣长工之间也是非常友好的,希望长工干好活、多挣钱。在这些老人的记忆中,焦裕禄是四方脸,高高的个子,很精干的模样,但一直很瘦弱,加之先天生得显老,所以大伙都喊他“老焦”,当时并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名。 

  厚道、勤快是胡家人对雇工“老焦”的评价,话不多的他也很快融入小乡村的生活。偶有交流,“老焦”会说“之所以流落至此,是因为老家打仗不太平,老乡都跑光了”。 

  据一些老人回忆,当初焦裕禄是和妻子举家带口逃难至此,胡家好心收留了他们,不仅让他有个落脚地点,而且供他们吃。在当时那种情况下,能做到这些,确实不简单,也不容易。胡家因为没有男丁,收留焦裕禄在家做雇工后,准备认焦裕禄为干儿子,以便将来继承家产,所以不仅让焦裕禄认字,而且教他做生意,就是希望他将来能够撑起这个家。焦裕禄在此生活的两年,不仅没有受难,而且受到方方面面的照顾。 

  在此期间,焦裕禄和佛教之地的宿迁前大庵也有一段情缘。胡家作为地方有头有脸的人物,自然会经常出现在一些露脸的场合,加之胡家人信佛,经常前往前大庵烧香拜佛。每到此时,都会把焦裕禄带在身边,作为随从和帮手。在前大庵,焦裕禄不但把服务主家的事儿做得完美,还主动帮助打扫寺里卫生,去外面担水。在那段时间里,焦裕禄与寺内和尚相处得非常亲近友好。 

  1964年5月,焦裕禄在兰考病逝。当年11月20日,人民日报刊发《在改变兰考自然面貌的斗争中鞠躬尽瘁,焦裕禄同志为党为人民忠心耿耿》的报道,宣传焦裕禄事迹。两年后,长篇报道《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和社论《向毛泽东同志的好学生——焦裕禄同志学习》,在全国掀起学习焦裕禄精神的热潮。直到那个时候,园上村的人才知道当年的“老焦”是焦裕禄。

  已建成焦裕禄文化广场

  焦裕禄在宿迁留下了印记,焦裕禄曾经生活过的双茶棚村和园上村,如今都已建成焦裕禄文化广场,成为宿迁人传承红色精神的“打卡地”。 

  时光更迭,当年的园上村现在已经建成九龙花园小区,焦裕禄的名字在这里依然分外亲切,焦裕禄精神更是一直在这里赓续。“九龙花园小区的原址就是焦裕禄在宿迁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建设焦裕禄文化广场,一方面是为了缅怀历史,另一方面就是希望更多的党员干部学习焦裕禄精神、弘扬焦裕禄精神。”九龙花园小区党支部书记杜自强说。 

  “我们要把焦裕禄精神作为一面镜子,经常揽镜自照,是否像焦裕禄一样始终对党和人民饱含深情,始终对为人民服务的事业无限忠诚,努力在基层一线岗位上多做工作,多作贡献。”雨露社区党委书记胡立建说。去年4月,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领导到宿迁调研时,参观了九龙花园小区焦裕禄文化广场,对在群众身边打造党史学习教育阵地表示肯定,要求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让革命文物、史料以及相关纪念馆等红色资源充分发挥作用。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九龙花园小区党支部以“吾心向党红色九龙”为主线,以“学习焦裕禄精神”为主题,抓准小区红色文化核心,在小区内增设焦裕禄文化广场、红色精神步道、城市发展文化墙、红色人物宣传栏、红书房等红色阵地,让党史学习教育“就在身边”。党员干部以焦裕禄为榜样,社区党组织落实办实事项目,促进民生改善,实施小区整治提升工程、搭建家门口创业就业平台、共建“小区菜篮子”民生项目、提供课外兴趣学堂便民服务。通过组织看红色电影、读红色经典、讲党史故事、走红色道路、宣焦裕禄精神,让党员群众知党爱党,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 

  红色文化永不褪色,红色精神得到传承。焦裕禄在宿迁的时间虽短暂,但是他的精神永驻,并得到传承和弘扬。

魂飞万里盼归来

  焦裕禄,在短暂的42年人生历程中,在开封市尉氏县工作长达6年之久。他用“父老生死系”的忠诚,在人民心中树起了一座永不磨灭的精神丰碑。

  “魂飞万里盼归来,百姓谁不爱好官。”数年来,尉氏人民从来没有忘记过焦裕禄,大家通过各种形式传承弘扬焦裕禄精神。一幅幅画作、一座座雕塑、一个个故事、一件件实物,无不述说着焦裕禄同志在尉氏“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感人事迹,无不在着力还原他鞠躬尽瘁、忘我工作的感人场景……

  6月7日午后,距如今尉氏县委、县政府百步之遥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青霞故居,在焦裕禄同志曾经工作过的那间简陋的办公室里,一床一桌一藤椅、一壶一书一电话,睹物思人,把泪成雨……在尉氏焦裕禄事迹展览馆馆长李建强的讲述下,一帧帧、一幕幕,无不诠释着焦裕禄暮雪朝霜、肝胆长如洗的英雄意气……

▲尉氏焦裕禄事迹展览馆。 

  尉氏是焦裕禄的第二故乡

  焦裕禄一生为党和人民工作了18年,其中两度在尉氏工作,长达6年。在尉氏的6年是焦裕禄工作最危险、生活最艰苦、经历最丰富的6年。尉氏是焦裕禄的第二故乡,是焦裕禄从政起步的地方,是焦裕禄精神锤炼地! 

  6年时光荏苒,更是他光辉历程的缩影。 

  “焦裕禄先后担任过尉氏县宣传干事,彭店区委委员、区队指导员,大营区区长,团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处书记等。他出生入死、机智勇敢,参与和领导了淮海战役的支援前线工作和剿匪反霸斗争、土地改革运动,出色地完成了一个又一个革命任务,留下了许多感人故事,至今仍在尉氏传颂。焦裕禄在尉氏工作期间,经历了多个岗位历练,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翻看着一件件珍贵的收藏品,李建强深情道来。 

  1948年8月,焦裕禄任大营区委副书记兼区长。当时的大营九岗十八洼,岗岗洼洼有“响马”,聚集着大大小小几十个土匪组织。为此,不到一年,大营区就换了几任区长。焦裕禄到了大营就一刻不停地忙碌起来,白天访贫问苦,晚上书写材料,彻底摸清哪个土匪有命案、哪个地主有恶迹,然后一一上报区委、县委。 

  焦裕禄在大营区发动群众、团结群众、依靠群众。当时的大营村有个土匪头子叫黄老三。通过调查,焦裕禄了解到大营村的李明、榔头、梁赖货等人受黄老三的迫害最大,对黄老三仇恨最深。于是,焦裕禄天天去这些人家走访,同他们谈心,甚至和他们同吃同住。他白天同群众一起吃黑窝窝、喝菜糊糊,晚上同群众一起钻草庵、睡牛棚。焦裕禄的真心和勇气赢得了贫苦大众的信任。在群众的有力支持下,区政府从起步时十多人八杆枪的小队伍,发展成为以青年人为主力轰轰烈烈的民兵武装。 

  在剿匪反霸斗争中,除了组织农会、民兵和群众宣传党的“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政策,焦裕禄英雄虎胆,甚至单刀赴会、深入匪穴与土匪势力斗智斗勇,想方设法分化瓦解黄老三的土匪黑恶势力。 

  焦裕禄将计就计对罪恶滔天的匪首黄老三来了个三捉二放,每次捉与放都会清查出一批土匪来,直至黄老三变成“光杆司令”,才押他召开人民公审大会。枪决黄老三的时候,人们奔走街头,到处传唱“杀了黄老三,大营晴了天”。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其实,当时的大营区不仅是远近有名的“土匪窝儿”,还是有名的沙窝儿,一年四季黄沙漫天、土地贫瘠、水源短缺、交通闭塞,群众的生活异常艰苦。焦裕禄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走村入户找老农交谈,寻找防风治沙的办法。 

  群众的想法给了焦裕禄很大启发。他根据“以林促农、以农养林”的工作思路,提炼出了“植树防沙、压柳固沙”的科学方法。大营全区村村寨寨掀起了“砸柳桩、压柳条”植树造林防风固沙的高潮,大大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在大营区积累的这些防风治沙经验,为后来焦裕禄治理兰考的风沙盐碱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在大营区期间,焦裕禄与人民同甘共苦的公仆意识、勇敢智慧的斗争艺术、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如同一面旗帜,永远镌刻在一方天地间,飘扬在人民群众心中! 

  1950年2月至1951年6月,焦裕禄任共青团县委副书记,主持全面工作。其间,他与尉氏县小东门优秀团干部徐俊雅结为伉俪,在艰苦的岁月里开启人生的美好与甜蜜……

◀尉氏焦裕禄事迹展览馆馆长李建强讲述焦裕禄在尉氏的点点滴滴。

  “焦裕禄是影响俺一生的人”

  今年已是89岁高龄的尉氏老人王小妹是焦裕禄精神忠实的弘扬者和传承者,每年她都到尉氏县焦裕禄事迹展览馆和各大中小学校园里,宣讲、弘扬、传承焦裕禄精神。这位焦裕禄曾经一手培养的女干部、焦裕禄干部学院特聘兼职教授,数十年如一日,奔走在传承焦裕禄精神的道路上。她说:“只要我自己有一口气,我就要把焦裕禄精神传承下去。” 

  1950年,一个麦苗青青、杨柳依依的春日上午,尉氏县尚王村西南地,年仅16岁的王小妹正哼着小曲、躬身在麦田里松土保墒。她猛一抬头,见几个干部模样的人已来到自己面前。其中一个穿中山装、长相清瘦而英俊的人问她:“小姑娘,你咋在这儿锄地呢?”她回答:“家里没劳动力、没男孩,我得干啊!”问话的人见王小妹既不胆怯又这么可爱,便笑着说:“小姑娘,你叫啥名字?”“王小妹。”“小妹同志,你人小志气大,又能干。好啊,好好干,以后咱们会见面的。”后来,王小妹才得知,问话的人是当时的大营区副区长兼武装部部长焦裕禄。 

  第二年春天,由于王小妹的出色表现,被评为县特等劳模。县里为她颁发了奖章,奖励她一面鲜红锦旗和一块蓝布。王小妹在县里安排下,坐着马车光荣回家的时候,只见焦裕禄拨开人群,走向王小妹,紧紧握着她的手说:“王小妹同志,又见面了,祝贺你。你不要骄傲,这只是个起点,你敢闯敢干的精神一定要发扬下去。你不但参加劳动,还要把村里的妇女都发动起来,和你一样投入生产……”王小妹句句听在心里,连声说着“中中中”,眼睛湿润了。此后,“王小妹,十七岁,斗地主,抓土匪,犁地耙地她都会”的顺口溜便在尉氏叫响了。 

  这年5月,作为妇女解放的典型,王小妹和身为共青团县委副书记的焦裕禄一同参加省首届团代会。会上,省电台安排记者采访王小妹。一向泼辣的王小妹对焦裕禄说:“焦书记,我不去。我没文化,也不会说,我害怕。”“你怕啥?你不会说,我教你。”焦裕禄便一字一句地教王小妹。焦裕禄认真地教,王小妹一句一句地学,心里轻松了很多。 

  之后,王小妹长期在尉氏县计生委工作。她工作认真负责,总是丁是丁卯是卯,从不搞特殊。退休后,王小妹依然忙着做善事。她要么忙活着给人牵红线成人之美、要么无偿帮困难菜农卖菜等。 

  王小妹,这个经焦裕禄一手培养的女干部,组织上一直惦记着她。焦裕禄逝世纪念大会上,她作为嘉宾被邀请出席。2014年7月29日,王小妹被焦裕禄干部学院特聘为兼职教授。 

  “焦裕禄是影响俺一生的人,没有他对俺的教育和帮助,俺不会有今天的幸福日子。弘扬焦裕禄精神是俺一生的追求!”王小妹说。

尉氏新貌

  贾鲁河畔的功德碑

  贾鲁河是河南省内除黄河外最长、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发源于新密,途经郑州、中牟,达尉氏,再进入扶沟、至周口入沙颍河,最后流入淮河,它的前身是历史上著名的“鸿沟”。 

  尉氏县靳村大队就处在贾鲁河滩区,毗邻鄢陵县马庄村和扶沟县小岗杨村。当年这里曾遭受大洪灾,洪水退后,河滩内泥沙淤积、寸草不生,找不到地界,周围3个县没有人愿意耕种。慢慢地,靳村农民开始在河滩内压柳条、打柳橛,男女老少齐上阵,硬生生整理出大约1600亩土地来。 

  眼看着柳树林长起来了,柳林里慢慢能种庄稼了,邻县马庄和小岗杨村的群众眼红了,要求收回属于他们的土地。每年秋收季节,都会发生矛盾和冲突。 

  1962年秋季,河滩里的高粱长势喜人,靳村安排了护林人员。护林员在巡视庄稼时突然发现邻村几个人正在砍伐防护林中的柳树,赶紧回村报告。 

  矛盾升级到一触即发,一场流血冲突眼看就要发生。消息传到县里,中共尉氏县委书记处书记焦裕禄主动提出前往。他说:“我以前在彭店区工作过,靳村我熟悉,让我去吧。”由于事关3个县,焦裕禄约上多方干部,又请来省厅领导,决心要解决这一遗留复杂问题。 

  焦裕禄组织大家每天徒步几十里察看现场、分析根源,结合原始文书,对照现有土地状况,逐家逐户丈量,耐心细致去做群众思想工作,最终重新勘定了三地土地界线,立下了三地交界碑,成功化解了矛盾。从此,三县人民和睦相处、相安无事。 

  工作组离开靳村,群众自发在三县交界地界碑处,连续放映了3场电影,为专案组送行,更为焦裕禄书记送行。 

  如今每当群众说起这块贾鲁河畔焦书记亲手立下的界碑时,都要提起焦书记,这界碑早已坚实地立在当地农民的心坎里。 

  …………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是一种春风化雨、可信、可学的人生道德楷模;一个榜样就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催人奋进、锐意进取、永不过时的力量。 

  焦裕禄同志在尉氏工作时,足迹遍布尉氏田间地头、农家小院。他在尉氏的点点滴滴,成了人民群众永不泯灭的记忆。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尉氏焦裕禄事迹展览馆积极开展一系列活动,成为河南省党性教育重要场所,并获河南省家风家教示范基地称号。 

  与此同时,尉氏县组织拍摄了曲剧《焦裕禄补戏票》、微电影《薪火》等一系列作品。其中,微电影《盼归来》被中国方志网“学习百年党史,汲取奋进力量”专题专栏收录,该片全网络点击量已超过1000万次。尉氏县编纂的《不泯的记忆——口述焦裕禄》一书,被人民出版社列为本版书正式在全国公开发行,为传承弘扬焦裕禄精神作出积极贡献。 

  焦裕禄,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他用光辉的一生,塑造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和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这种精神犹如一座丰碑巍巍矗立;这种精神广为传颂,感召无数儿女;这种精神历经时代更迭,历久弥新;这种精神就像一团火焰,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穿越时空,照亮一代又一代党员干部奋进的征程;这种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走在焦裕禄大道上——追记焦裕禄同志的九年洛阳岁月

  这是一条普通的路,一头是工厂大门,一头是生产车间; 

  这是一条光辉的路,一头是精神孕育,一头是传承弘扬。 

  这条路,当年的焦裕禄走过无数次; 

  这条路,今天的洛阳人丈量过无数回。 

  2005年,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重工”)将企业内部的这条路正式命名为“焦裕禄大道”。 

  1953年至1962年,焦裕禄在洛阳矿山机器厂(以下简称“洛矿”,即中信重工)工作了9年。 

  走在焦裕禄大道上,参天的梧桐树、静立的提升机,还有那尊塑像,无不讲述着那段火热的岁月、那位人民公仆的动人故事。 

  走在焦裕禄大道上,让我们追忆焦裕禄同志的9年洛阳岁月,接受他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洗礼。 

在中信重工,焦裕禄工作过的办公室。

  “共产党员要有一颗对党、对人民群众的赤诚忠心,不能有任何私心杂念” 

  1953年,新中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当时的洛阳,是全国瞩目的地方。因为,国家部署了156个重点项目,有7个在此落户。 

  同年6月,31岁的共青团郑州地委副书记焦裕禄被选调到洛矿,参加工业建设。 

  那是一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焦裕禄靠微薄的收入养活着一家人。 

  1956年,洛矿盖了一栋家属楼,竣工后,厂里决定分给焦裕禄一套50平方米的房子。当时,焦裕禄一家7口人挤在只有13平方米的小“窝”里,听到这一消息,家人都很高兴。然而,焦裕禄却有了其他想法。 

  “俊雅,郝师傅刚从大连来到洛阳,还没分到房。我想,咱应该把房子先让出来。”焦裕禄和妻子徐俊雅商量。 

  徐俊雅沉默不语。焦裕禄又说:“郝师傅一家刚来,如果有了房子,他们会更加安心工作。”最终,徐俊雅同意了焦裕禄的建议。 

  在洛矿工作的日子里,工人们都打心眼里钦佩焦裕禄,不仅因为他业务能力过硬,还因为他始终像大哥一样惦记着工人。 

  一天,焦裕禄在厂里遇到了工人刘辅臣,听说他爱人生孩子,便问家里还缺些啥。刘辅臣随口说:“爱人想喝点小米粥,但小米不太好买……”焦裕禄立即说:“这不难,我来想办法。” 

  当天下班后,刘辅臣碰见焦裕禄。“两斤小米,不多,先喝着,有啥困难再说。”说着,焦裕禄把小米塞给了刘辅臣。 

  刘辅臣接过小米,盯着焦裕禄,眼眶瞬间湿润。他知道,眼前的焦裕禄因为生病,身体虚弱,也十分需要补充营养。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上,焦裕禄最先想到的总是别人。他常说:“共产党员要有一颗对党、对人民群众的赤诚忠心,不能有任何私心杂念。有了私心,就听不到群众的心声、摸不到群众的脉搏了。” 

  “路是闯出来的,咱们要勇当闯将,闯出一条自力更生的路子来” 

  焦裕禄刚到洛矿时,这里一片荒凉,急需修一条通往洛阳火车站的道路,方便运输物资。 

  焦裕禄被任命为筑路指挥部的总指挥。接到命令后,他卷起铺盖,用草绳一捆,就搬到了筑路指挥部。临时搭建的工棚挤不下那么多人,他就带头把自己的铺盖从棚子里搬出来,把位置留给工友,还开玩笑说:“天下到哪里找这样大的房、这样大的床啊!” 

  一天,天降暴雨,一下就是几个小时。新建的浮桥被河水冲断,木板向四处漂去。焦裕禄只身跳入湍急的河水中打捞木板,大家见状,也纷纷跳了下去。国家财产终于保住了,焦裕禄却累得瘫坐在了地上…… 

  对国家的钱,焦裕禄看得很重,总想着多省一些。有一天,用来搬运机器零件的电瓶车突然没电了。送去充一次电,耽误生产不说,还要花100多元。焦裕禄思来想去,问电工周学才,能不能自己造个充电机? 

  见周学才有些迟疑,焦裕禄又说:“路是闯出来的,咱们要勇当闯将,闯出一条自力更生的路子来。充电机也不是啥了不起的东西,洋的不行,搞个土的也行嘛!” 

  经过三天两夜的苦战,一台土充电机终于试制成功了。这台自制的土充电机,在设备安装最紧张时刻,不但解决了一金工车间的电瓶车充电问题,还让厂里十余辆电瓶车全部开动起来。 

  在同事的印象里,焦裕禄经常披着一件又破又旧的黑大衣。这件大衣,焦裕禄平时披在身上,每当任务忙时,他便铺一半盖一半当被子,后来大家都把这件大衣称为“两用大衣”。直到调离洛矿,他还穿着这件大衣。有同事说:“老焦,换件新的吧。”焦裕禄笑了笑说:“就让它多为人民服务几年吧。穿旧的,和工人接触方便;穿新的,怕蹭上油,大家可能还不敢接近呢。” 

焦裕禄带领工友研制出的双筒提升机。

  “只要把人发动起来,有了群众的力量,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1959年1月,焦裕禄被任命为洛矿生产调度科科长,这是一个指挥全厂生产的枢纽岗位,任务十分繁重。 

  有一次,调度科的生产计划刚一下达,一金工车间副主任初玉玺就提出,由于人手不足,滚齿机不能满负荷运转,齿轮加工计划很有可能完不成。 

  怎么办?难道任务要打折扣? 

  焦裕禄又想到了他的法宝:到群众中去找办法。他来到一金工车间滚齿机小组找老工人商量。大家提出,可以重新调整劳动组织,让徒工顶班,老工人巡回检查,这样原本只能开两班的机床可以开三班,任务铁定能完成。 

  “机器虽然是死的,可掌握机器的人却是活的。只要把人发动起来,有了群众的力量,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焦裕禄高兴地说。 

  果然,调整劳动组织后,大家不但高质量完成了130件齿轮的加工任务,还把工期提前了5天。 

  照理说,调度科科长管的事多,对车间的小事应该不太在意,但焦裕禄不同,他对车间情况的了解程度让人吃惊。 

  一次,焦裕禄问一金工工段长孙永康:“老孙,你们不是有一根中间轴报废了吗?料补上了没有?转到热处理没有?零件工号是多少?”一连串的问题,孙永康一个也没答上来。 

  焦裕禄打开笔记本,一个一个说给孙永康听,接着又领着孙永康来到车间,按工号找到了那根急需加工的中间轴料,要求把零件尽快赶出来。 

  “真没想到,一个大厂的调度科长,生产抓得这样具体。”孙永康对焦裕禄佩服至极。 

  “外国人没用过,咱们就不能用吗?咱现在做的,就是前所未有的事” 

  在焦裕禄大道上,摆放着一台双筒提升机,这是新中国第一台新型2.5米双筒提升机。工人们经过这里,都会情不自禁看上一眼。 

  “看见它,就想起了焦主任,就觉得浑身有劲儿。”全国劳动模范、中信重工重型装备厂数控一车间镗铣床班大班长刘新安说。 

  1958年春,洛矿提出试制2.5米双筒提升机,党委把这个光荣的任务交给了一金工车间,时任车间主任的焦裕禄感觉到肩上的担子重千钧。 

  一金工车间,白天热火朝天、夜晚灯火通明。 

  提升机上的轴瓦,需要浇注一层轴承合金。然而,大家采取手工浇注的办法,一连几次都没有成功。 

  焦裕禄找到装配技术员李帅央,鼓励他攻克这个难关。李帅央想了好久,提出离心浇注的方案。有人提出质疑:“离心浇注太危险,外国人都没用过这样的办法,咱们能行吗?” 

  焦裕禄觉得这个方案有道理,他说:“外国人没用过,咱们就不能用吗?咱现在做的,就是前所未有的事。” 

  最终,在焦裕禄的带领下,大家浇注出合格轴瓦,突破了关键瓶颈,也为批量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还有一次,提升机的整铸齿轮加工过不了关,焦裕禄两天两夜守在滚齿机旁,细心计算装卡方法、滚齿周期等,实在困得不行,就含一口工业酒精提神。大伙劝他回办公室休息,他却幽默地说:“我扛得住。屁股和板凳结合得多了,腿就会软,人就会懒,就会和工人疏远了。” 

  …… 

  就这样,在设备不全、原材料和零部件奇缺的情况下,新型双筒提升机竟然奇迹般地在焦裕禄他们手里诞生了,仅仅用时3个月。苏联专家茹拉鲁廖夫围着双筒提升机看了又看,不停夸赞。 

  后来,这台双筒提升机配属给了观音堂煤矿。这台额定使用年限20年的机器,一直坚持服役了49年,始终表现出良好的安全和使用性能。 

位于中信重工的焦裕禄大道。

  “我愿意去,也一定坚决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 

  在洛矿工作的第7年,焦裕禄累病了,他的肝部痛感一天比一天强烈。1960年年底,他被强制送进医院。 

  医生叮嘱焦裕禄要静养,可他就是闲不住,每天都打电话到厂里询问生产情况。后来,嫌电话里说不明白,他干脆和科里商量,每周两次安排专人来医院谈工作。 

  医生认为,这样下去不利于焦裕禄的病情治疗,征得厂党委同意后,他们切断了焦裕禄经常使用的那部电话,并禁止除亲属以外的任何人进入焦裕禄的病房。 

  医院离洛矿不远,站在院子里就能听到厂区传来的锻锤声、风枪声。一天,焦裕禄正在院子里散步时,脸色陡变:“今天怎么没有锻锤声?”于是,他急忙跑到医院的办公室,抓起电话就打到了厂里。 

  “是不是5吨锻锤出了问题?” 

  “你咋知道的?” 

  “我有顺风耳。抓紧抢修,不能耽误生产。” 

  认识焦裕禄的人都知道,他一贯勤俭节约,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从不搞特殊。 

  1956年冬天,焦裕禄一行5人出差到北京,下车已是深夜,大家冻得瑟瑟发抖。说话间,他们走进一家小旅馆,到房间一看,只有4张床。看到这情况,焦裕禄软磨硬泡,让服务员在门口加了一张床,自己抢先躺了上去,还说:“国家搞建设,各方面都需要花钱,咱们能省一分也是作贡献。” 

  有一年春节,洛矿举行文艺会演。厂团委书记李靖涛在下班路上碰到焦裕禄的妻子徐俊雅,便掏出几张票递给了她:“嫂子,带上孩子一起去看演出吧。”徐俊雅连声拒绝:“不行不行,厂里的文艺会演,应该先保证职工群众看。我们把票拿回去,老焦一定会发脾气的。” 

  1962年6月,河南省委组织部通知洛矿党委调焦裕禄到尉氏县任县委副书记,支援农业一线。 

  洛矿党委副书记赵祥庆代表党组织与焦裕禄谈话时说:“那里的工作、生活条件要比洛矿艰苦得多、困难得多。” 

  焦裕禄点了点头说:“只要把工作搞起来,把群众发动起来,天大的困难也能克服。我愿意去,也一定坚决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 

  赵祥庆又说:“医生说,你的肝病虽然好了些,但还得……” 

  没等对方把话说完,焦裕禄就赶紧接了过来:“我的病我知道,它最欺软怕硬了。我硬起来,它就怕了。” 

  第二天,焦裕禄收拾好行囊,告别他工作生活9年的洛矿。 

  如今,人们来到中信重工,参观焦裕禄事迹展览馆,总会在他的塑像前静静站立、瞻仰、缅怀。 

  路的两旁,是两排梧桐树,时至夏日、绿意盎然,微风吹来、沙沙作响。 

  举目望去,这条焦裕禄大道,洁净、宽阔、笔直……

焦裕禄在哈工大的求学时光

  1962年至1964年,他带领兰考人民与严重的自然灾害作斗争,在重重困难中闯出了一条生路,他用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他就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1954年,焦裕禄曾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简称哈工大)学习生活了半年,因汲取了丰富的机电专业知识,他参与研制了全国首台多绳摩擦式提升机,反哺龙江大地。 

  于1920年建校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除进行全日制大学教育以外,还肩负着为全国培养在职工、农干部的重要职责。1954年,全国从工业农业战线抽调一批干部到哈工大深造,焦裕禄受河南省委派遣,于1954年8月至1955年3月在哈工大工农中学班学习。由于种种原因,焦裕禄没有完成一年的学习任务就被组织安排到当时的大连起重机厂实习。 

  由于在校仅半年,哈工大没有留下焦裕禄有关的入学通知书、结业成绩单及其他有关情况的资料,唯一能找到的是焦裕禄被评为优秀学员的资料。焦裕禄成为全国领导干部学习的榜样后,哈工大找到了部分和焦裕禄共同学习过的同学,让他们回忆了与焦裕禄共同生活学习的经历。虽然获取的资料非常少,但焦裕禄不怕文化底子薄,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求学哈工大,他争分夺秒看书 

  1953年6月,焦裕禄到洛阳矿山机器厂工作,住在洛阳市涧西区家属大院的一排红色苏联建筑里。与他邻楼居住的,还有王明伦。 

  王明伦退休前,是洛阳矿山机器厂思想政治研究室主任,60年前与焦裕禄一同在哈工大读书。1954年4月,王明伦从信阳团地委来到洛阳矿山机器厂工作。进厂没多久,厂里就作出一项决定:派遣一批年轻干部到大学学习工业技术。 

  同年8月,焦裕禄、王明伦和其他3名同志来到哈工大报到。那时,哈工大就以“工程师的摇篮”享誉全国,是中国首批重点建设的6所大学之一。焦裕禄等人入校后,学校给他们制订了专门的学习计划。 

  焦裕禄当时只有小学文化,学习起来难免吃力。但他争分夺秒看书,如饥似渴地查阅资料,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向大家请教。 

  据王明伦回忆,当年哈工大特地派老师辅导他们,大家开始学不好,后来慢慢就学通了。终于,在一次复习考试之后,学校认为大家的学习成绩差不多了,可以进入大学本科学习。 

  “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一直影响着焦裕禄 

  学习之余,焦裕禄还和同学们参观了东北烈士纪念馆。因少年时期焦裕禄曾被日寇抓去当劳工,参观时,赵一曼、杨靖宇、李兆麟等抗日英烈的事迹深深地触动了他。 

  东北烈士纪念馆馆长刘春杰介绍,据研究人员考证和老一代讲解员回顾,焦裕禄当年来馆之后,在赵一曼的塑像前深深地鞠了一躬,而且不时地提问。在参观时,他表现得非常专注。 

  王明伦回忆说:“焦裕禄当时说,赵一曼的革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半年后,洛阳矿山机器厂的投产时间提前了,焦裕禄、王明伦等人突然接到回厂上班的通知,这让几个渴望读大学的年轻人很失落。这时,焦裕禄不厌其烦地给大家做回厂的思想工作。最终,几个人都服从集体利益,回到洛阳工作,结束了黑龙江这段难忘的求学经历。 

  据焦裕禄的女儿焦守云介绍,焦裕禄在东北的这些生活足迹,给他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虽然焦裕禄在哈工大只学习了6个月,但哈工大对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一直影响着焦裕禄。 

  潜心研制煤矿提升机,填补我国矿山机械生产史的一项空白 

  1956年,焦裕禄在洛阳矿山机器厂担任车间主任,开始潜心研制煤矿提升机。 

  原洛阳矿山机械工程设计研究院提升室主任王有益回忆,焦裕禄经常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所以他愿意搞一些创新。 

  中信重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车间主任张有恒介绍,焦裕禄当年到哈工大学习,学的机电专业。这半年的学习对他的工作,主要是理念和观念上的更新,对他看待问题的方式方法奠定了基础。 

  1958年12月,为了生产全国第一台多绳摩擦式提升机,洛阳矿山机器厂搞了一次攻坚战。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焦裕禄把行李搬到了车间,跟工友们同吃同住。困了就用板凳当床,生产资料当枕头。一道道难题摆在面前,焦裕禄迎难而上,采用解剖麻雀的方法,带领老工人和技术人员,从图纸、工艺、工具材料方面,把整台机器的上千个零件一个个熟悉起来。 

  经过几十个日夜奋战,焦裕禄和工友终于完成中国第一台多绳摩擦式提升机的试制任务,填补了我国矿山机械生产史的一项空白。 

  上世纪60年代初,这款提升机经过改造升级,在黑龙江广泛使用。因为东北地区的井很深,用多绳摩擦式提升机就特别适合。 

  黑龙江省是中国煤炭资源大省,但机械化水平不高,制约了煤炭的产能。在大批量引进煤炭开采、运输设备后,上世纪80年代,黑龙江省煤炭产量得以大幅提高。 

  多种形式学习,焦裕禄精神代代传承 

  2006年,哈工大博物馆建馆时,哈工大曾派专人到兰考县搜集焦裕禄的先进事迹和遗物,专门设置了陈列区。展柜里有两幅照片,是焦裕禄当时穿过的衣服和鞋子,上面“千疮百孔”,打满了补丁。还有一份他当时的手稿,工整地记载着当年的工作报告。 

  2011年4月18日,“唱响红色主旋律,弘扬新时代焦裕禄精神”主题研讨会暨电视连续剧《焦裕禄》开机新闻发布会在哈工大博物馆举行。 

  多年来,哈工大新生入学、学生入党时,都会来参观博物馆,观看焦裕禄的纪录片,通过多种形式让焦裕禄精神代代传承。

焦裕禄在大连:平凡之路照亮永久现实

  6月28日10时,在大连重工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的焦裕禄事迹展览馆,焦裕禄的女儿焦守云正细心看着展板。

  今年是焦裕禄100周年诞辰,焦守云重走父亲生平之路、寻访父亲足迹,大连是其中一站。 

  “春风吹、槐花香,焦裕禄来到咱大起厂,朝夕相处、情同手足……一件件小事诚可贵,一桩桩平凡铸辉煌……”这首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词曲署名“连生”的《焦裕禄是咱大起人》,如今被制作成展板悬挂在焦裕禄事迹展览馆,成为1955年3月至1956年年底焦裕禄630天大连经历的历史见证。

  4页履历表,一份沉重的嘱托

  焦裕禄亲笔写就的历史记录填补了空白

  “焦裕禄在大连工作过?”“原来焦裕禄有这么多大家不知道的事!”“我们想收藏这份文物。”2014年7月10日,《大连日报》头版重要位置刊发《焦裕禄亲笔填写干部履历表现身大连》后,引发强烈反响。 

  焦裕禄于1955年8月10日在大连起重机器厂亲笔填写的“干部履历表”共4页,记录了焦裕禄的个人状况、家庭状况、个人经历和工作经历。它是焦裕禄亲笔写就的历史记录,是研究焦裕禄的难得史料,也是探究焦裕禄精神发展历程的重要依据。 

  履历表里各个项目的内容,显现着焦裕禄认真的态度与实事求是的作风;从曲折而坎坷的人生经历中,可以看出他艰苦朴素生活作风的来由;丰富的基层工作经历,展现了他贴近群众、工作踏实的公仆情怀;革命前后的对比,凸显了焦裕禄对革命工作和新中国的热爱。“焦裕禄当时在大连工作的资料不多,这份履历表填补了这项空白,是研究焦裕禄生平、弘扬焦裕禄精神的重要文物。”大连党史专家王军说。 

  这份珍贵的文物得以保存至今,背后有一段曲折的历史。文化大革命期间,大连起重机器厂档案管理受到冲击,多有遗失,一位有心的老职工悄悄将这份履历表抢救回家,珍藏起来。老职工去世前,又郑重地将履历表交由另一位老职工——张清仁收藏。 

  这份带着生命热度的嘱托建立在日常相处的信任之上。 

  “那时候焦裕禄离开的年头还短,谁都能说两句。”张清仁说,“厂里人一听要谈焦裕禄,主动就跟你聊。”1971年11月,返城知青张清仁被分到大连起重机器厂,想学技术的他主动下到机械车间。从厂里老工人那里得知这是焦裕禄工作过的车间后,怀着近乎崇拜的心情,张清仁开始不自觉地打听、收集焦裕禄在厂里的旧事。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调到大连起重机器厂宣传部工作后,张清仁对焦裕禄事迹的收集整理变成了主动系统的工作。除了调到外地的,他差不多和厂里与焦裕禄有交集的人全都接触了,采访了四五十人,挖掘了第一手资料…… 

  2014年,焦裕禄逝世5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兰考的讲话激起了张清仁对焦裕禄的追思。于是,他将这份履历表送到大连日报。“希望让更多人见到这份珍贵的文物,希望焦裕禄精神在大连生根并传承下去。”张清仁说。 

  2014年8月19日,焦裕禄干部履历表入藏大连现代博物馆(今大连博物馆)。10月15日,由《大连日报》与原大连市文广局联合主办的“足迹——1955-1956焦裕禄在大连”主题展览在大连现代博物馆启幕。31天展期内,7万余人次参观展览。此后,该展览在大连市委、大连市委党校等处进行巡展,并赴哈尔滨等城市展出,走出去的巡展活动将焦裕禄在大连的故事与精神传播得更远。目前,该展览已被大连博物馆长期保留。

▲大连重工中革研制基地通用减速机厂加工一车间的蓝色大门之上,焦裕禄画像和“永恒的记忆  焦裕禄事迹展览馆”字样高悬醒目。 李元  摄

  几场座谈会,一种深厚的感情

  “从来没遇到过这样的干部”

  在1987年10月内部发行的《1948-1985大连起重机器厂厂史》中,1955年大事记的第一条是:“洛阳矿山机器厂焦裕禄等23名中层干部和管理人员来厂学习企业管理和进行岗位培训。”1955年3月至1956年年底,焦裕禄在大连起重机器厂担任机械车间代培主任。厂史中短短的一句话背后,是与焦裕禄相处630天的工人们之后数十年道不尽的情谊。 

  大连工人大学原副校长、教授刘功成在担任大连市总工会工运史研究室主任期间,于1990年10月15日在大连起重机器厂会议室主持召开了曾与焦裕禄同在大连起重机器厂工作的老工人座谈会。30多年过去了,刘功成始终不能忘记这场座谈会:“不仅是老工人的深情回忆感染了我,还因为他们手中已经有些泛黄的焦裕禄在大连的照片和照片背后的故事打动了我。” 

  在这场座谈会上,十几位昔日工友谈得最动情的是焦裕禄无微不至地关怀工人、体贴工人,和工人心连心。 

  32年后,2022年6月28日下午的另一场座谈会上,89岁的毛淑兰和于文状,说得最多的仍然是焦裕禄与工人之间的情谊。时任机械车间计划调度员的于文状工作中犯了错,焦裕禄安慰他:“没事,不要紧,这个责任是我的。”“从来没遇到过这样的干部。”于文状感慨,“我出了错,他要替我承担。我紧张的情绪一下子就放松了。” 

  有关焦裕禄的座谈会上、博物馆的展览现场、不同时期的各种采访……不记得讲述了多少次,时任机械车间生产调度员的毛淑兰再度忆起与焦裕禄一同工作的经历,动情处仍然声音哽咽、红了眼眶。 

  “那时,我和他在一个车间,我根本不知道他就是我们的主任。”焦裕禄事迹展览馆展出的老工人座谈记录中,工人李培娥回忆,“他没有干部架子。” 

  李培娥正是一则广为流传的焦裕禄在大连故事里的主人公。1955年初冬,由于托儿所没有夜班保育员,上夜班的李培娥只好把刚满月的孩子放在车间更衣室、工具室等地方。焦裕禄发现后,便把孩子抱到了自己的办公室:“以后上夜班,就把孩子放在我这里好了。”从此,焦裕禄的办公室就成了夜班“临时托儿所”。“有时,孩子尿了布,他还给孩子洗……”座谈记录中写道。 

  “焦裕禄给大连工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大连工人与焦裕禄建立起一种深厚的阶级感情。”刘功成说。

  14 张木版画,一个隐身的主创

  工人的作品里有真实的生活

  “我是来干革命的,不是来做客的。”1955年9月,在抗洪抢险过程中碰伤脚的焦裕禄不肯休息。当时,连续几天暴雨令马栏河河水上涨涌入。考虑到焦裕禄身体不好,又是实习主任,厂部就没有安排他值班。然而,当他发现洪水涌进工厂时,立刻组织干部和工人抗洪抢险。取材于这段真实经历的版画最初发表在1966年4月17日《旅大日报》(今《大连日报》)焦裕禄版画专版。 

  “虽然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有几个人能做到?”这幅版画的创作者、今年78岁的范明耀说。 

  1966年2月,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播出并刊发后,全国掀起了学习焦裕禄的热潮。结构车间工人范明耀与刘敬瑞、王其昌、崔翔等大连起重机器厂美术骨干,商量着用绘画表现焦裕禄在大连的经历。他们中有《旅大日报》的通讯员,与著名版画家、时任《旅大日报》美术编辑张家瑞很熟。“那时,第一个念头就是找张家瑞帮忙。当时觉得这是个好事儿,该干,二话没说就去了大起。”张家瑞回忆。一个多月里,张家瑞几乎每天都往那边跑。 

  张家瑞考虑到扩大宣传面,最好的形式就是版画。大家虽然也认同,但是美术组里没有画版画的。张家瑞挑起担子,给每个人分了任务。可拿出来的东西都不成形,张家瑞不仅给每个人提修改意见,还要统一所有作品的风格。“这比我一人干累多了,可那是工人自己的作品啊!更重要的是里面有真实的生活。”在车间一天走20华里、让出房子给工友住、鼓励工友干活要有方向……14张木版画背后,是14帧真实的生活。 

  “这次创作是张家瑞主持的,没有他就没有这组画。”范明耀回忆。然而,特殊的历史时期,张家瑞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在作品上署名,这组版画作品见报时,只署上了“大连起重机器厂工人业余美术组作”的字样。“写不写名字没什么,出了好作品,有了好影响就行。”张家瑞说。 

  1966年,中国美术馆举办全国焦裕禄事迹展览,这组14张焦裕禄版画入选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2014年7月,《大连日报》重新发现、再次刊发这组版画并配发相关报道,画作与背后的故事才为更多人所了解。如今,这组版画已成为大连博物馆、大连重工焦裕禄事迹展览馆中相关展览的核心内容。

◀大连博物馆长期保留着焦裕禄展览。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周代红 摄

  454 项“中国第一”,一座城市的怀念

  “音容宛在盈九州”

  “1955年的大连,承载着助力新中国工业兴起的历史重任,拥有中国历史最早、规模最大、技术先进的起重运输机械生产企业——大连起重机器厂。能到这个在全国工业浪潮中领跑的城市里学习和历练,是当时很多热血青年满心憧憬的事。”大连博物馆馆长姜晔说。 

  “我叫焦裕禄,是刚从地方来的,干工业是外行,是来向大家学习的。”毛淑兰还记得焦裕禄来到大连起重机器厂第一次与大家见面时的情景。“他一天到黑不闲着。”毛淑兰说。向工人学习,向管理人员请教,还借来书刻苦研读……仅半年多,焦裕禄就掌握了通常需要3年才能掌握的企业管理知识,由工业生产的外行成为指挥车间生产的“行家里手”。 

  在减速机工段蹲点时,15公斤重的大锤抡起来,几下子就震得膀子发酸,焦裕禄一干就是一天。清洗减速机既脏又累,没人愿意干,焦裕禄干。“他说要在第一线。”于文状回忆,“还搬到车间办公……” 

  来到大连起重机器厂不到两年,焦裕禄已经被工友们誉为“全厂最棒的车间主任”。厂部向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发出留下焦裕禄等3名同志继续工作的申请报告,但由于工作需要,焦裕禄1956年年底奉调回河南洛阳矿山机器厂工作。 

  “洛矿一别成千古,音容宛在盈九州。星夜来客始初交,切磋琢磨解君愁。”2014年,“足迹——1955-1956焦裕禄在大连”主题展览现场的留言簿上,一首即兴写就的诗歌寄托着一位85岁老者钱祖尼的怀念。 

  当年,时任焊接科科长的钱祖尼每周都与焦裕禄一起开生产工作会。得知钱祖尼是大学生,焦裕禄经常夜间到钱祖尼家里向他请教专业知识。焦裕禄勤奋好学、认真刻苦的钻研精神,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1958年前后,钱祖尼曾到洛阳出差。在洛阳矿山机器厂,两人共同回忆了在大连工作的情景。这是他最后一次见到焦裕禄。 

  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病逝。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年的大连起重机器厂已重组进大连重工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焦裕禄曾工作过的机械车间也随着工厂搬迁异地重建。 

  如今,大连重工中革研制基地通用减速机厂加工一车间的蓝色大门之上,焦裕禄画像和“永恒的记忆  焦裕禄事迹展览馆”字样高悬醒目,沿着现代化的车间、伴着机器的轰鸣声走到尽头,就是2017年3月建成开放的焦裕禄事迹展览馆。 

  焦裕禄事迹展览馆已被确定为“大连市党员思想教育基地”,并被大连市委组织部列为“红色路线·初心之行”其中一站。许多单位在这里组织党员活动、举行重温入党誓词仪式,今年7月1日的活动早就预约满了。 

  研制出“中国天眼”FAST工程馈源索驱动机构、全球首套敞顶集装箱及通用敞车两用翻车机……焦裕禄事迹展览馆的展板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内容更新源自学习焦裕禄精神的深化和企业的发展——大连重工装备集团各企业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129项,累计创造了454项“中国第一”,破解近百项重大装备国产化难题。 

  焦裕禄在大连的经历与精神,就这样通过有心人的抢救收藏保存下来,经由亲历者的口口相颂流传开去,并化为内在的驱动力与外在的行动力照进现实……

 

兰考:泡桐花开 千顷澄碧

  兰考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地处于开封、菏泽、商丘三角地带的中心部位,是焦裕禄同志战斗过的地方、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习近平总书记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当年,兰考风沙、内涝、盐碱“三害”肆虐,正是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栽下一棵棵泡桐树,不断筑起防风固沙屏障,克服重重困难成功治理“三害”。

图片

焦裕禄干部学院焦裕禄塑像。开封日报记者 李克君 摄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两次到兰考视察,三次听取工作汇报,作出“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的明确要求。

  一个人,一种精神

  讲述人:卞九灵,兰考县东坝头镇张庄村农民,除“三害”亲历者

  历史上,从明后期到清咸丰五年的数百年间,黄河多次改道,致使河道淤积、河床抬高、河水外溢,村庄被淹、农田被毁。洪水过后,沉积下的泥沙经太阳暴晒后,大风一起,黄沙漫天;大风过后,黄沙堆积成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沙丘从无到有、由小到大,越积越高,进而形成数十米高的大沙丘。遇到大的风暴,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毁灭庄稼、封路断道。就这样,形成了兰考县当时的84个大风口、63个大沙群、261座大沙丘。其间,许多村庄被风沙掩埋,群众不得不背井离乡。焦裕禄来到兰考任县委书记后,带领群众翻淤压沙,向风沙进军、向沙丘夺粮。如今的兰考,群众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连绵沙丘而今绿树成荫,昔日的“沙土窝”变成了今日的“粮油川”。

图片

田野美如画

  当年,焦裕禄到兰考县东坝头镇张庄村查看风口和沙丘情况时,就是由时任村会计的卞九灵和村党支部书记游梦昌陪同。说起当时的情景,今年82岁的卞九灵老人记忆犹新。

  “当年,这里是风口,一刮起风沙,白天屋里点上煤油灯才能看见。俺们村的群众都没法出门,地里的庄稼几乎颗粒无收。就是在这样的天气里,焦裕禄书记和县里的同志来到我们村,顶着风沙查看情况。”7月5日,卞九灵老人回忆道,焦裕禄在查风口、流沙时,受村民魏铎彬为其母亲用胶泥盖坟头和当时地里槐树的启发,才有了治风沙的“贴膏药”“扎针”之说。当时群众戏称当地的土地叫“蒙金地”,其实就是上面一层沙、下面胶泥地。在焦裕禄提议下,当地群众试着把胶泥翻出来盖住上面那一层沙,治沙效果良好。 

  “毛主席的好学生焦裕禄,治风沙,整理土地上千亩;贴膏药、扎上针,领导我们拔穷根。”说到动情处,卞九灵老人给记者背诵起自己编的顺口溜。 

图片

兰考县文化交流中心

  张庄村西边有一处茂密的槐树林,当地人亲切地称为“焦林”。1963年7月焦裕禄来到兰考,带领除“三害”工作队查风口、追风源,寻找治沙办法,组织群众挖泥封沙、栽种刺槐,锁住风沙。焦裕禄从群众实践中总结出“造林固沙,百年大计;育草封沙,当年见效;翻淤压沙,立竿见影,三管齐下,效果良好”的治沙经验,继而在全县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治沙斗争,为当地人民留下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50多年过去了,经他组织栽下的刺槐苗,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郁郁葱葱,像一个擎天的宝盖,日日夜夜地守护着这里,为周围群众遮风挡雨。为了缅怀焦裕禄,周围的群众亲切地称这片树林为“焦林”,称刺槐为“焦槐”。 

图片

人们在兰考县展览馆参观,了解焦裕禄生平事迹,学习感悟焦裕禄精神。开封日报记者 石斐 摄

  在兰考县采访,很多老人能讲述他们见到焦裕禄时的场景:他有时候是自己一个人推着自行车到村里的,看到百姓在劳作,便会上前搭一把手。“翻泥压沙的时候,焦书记亲自拉个架子车,外面褂子脱了,穿个线衣,裤腿也挽起来,和大家一起干。”有老人回忆道,“焦书记经常带着群众一起种树。我们让他歇歇,但是他看到有人在推车,又去帮着推车了。我们也都不好意思休息,就一起去帮忙。” 

  “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一首《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写尽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的为民情怀,也道出了无数人心中优秀共产党人的良好形象与精神风貌。2009年4月,习近平同志来到兰考,亲手种下了一棵泡桐树,并指出“焦裕禄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一棵树,一个产业

  讲述人:魏善民,兰考县兰阳街道朱庄社区农民,焦桐守护者

  “看到泡桐树,想起焦裕禄”。在焦裕禄干部学院门前,焦裕禄于1963年春亲手栽下的一株泡桐树苗,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人们亲切地称其为焦桐。经过59年风雨的洗礼,这棵种在兰考人心上的树已亭亭如盖,每天迎接着来自全国各地的瞻仰者伫立、沉思。焦裕禄精神在兰考这片土地上不断传承,焦裕禄科学求实的作风为后人树立了典范。 

图片

焦桐屹立

  7月5日,细雨蒙蒙。老党员魏善民像往常一样,骑车来到离家1公里的焦桐下,认真清扫着树旁的每一寸土地。51年来,他每天如此,从未间断。对老人而言,焦桐的每片叶子与每个枝丫,都是如此的熟悉:家中两代人近60年的“照顾”,见证了它从弱小到挺拔、枝繁叶茂的过程。 

  魏善民今年已经80岁,但仍然精神矍铄。他告诉记者,泡桐树属于速生树种,只有二三十年的寿命,但由于焦桐被护理得好,近60年了依旧枝繁叶茂,能开出漫天的桐花。当年焦裕禄亲手栽下的这棵参天大树,象征着“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已经植根大地、深入人心。 

图片

用兰考泡桐制作的民族乐器

  泡桐是华北平原上最常见的树种之一,这种树能在沙窝生长,五六年就能长成大树。泡桐年年生根发新苗,可以陆续移栽,利于形成循环发展的泡桐产业链。20世纪90年代,有专家考察后认为,泡桐是制作古筝、琵琶等民族乐器音板的上佳材料。一时间,兰考的民族乐器加工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谁也想不到,当年焦书记带领群众栽下的挡风树,如今成了农民发家致富的‘摇钱树’……”采访中,当地群众兴奋地告诉记者。用泡桐制作音板发展起来的民族乐器产业,已成为兰考县堌阳镇徐场村的支柱产业。如今兰考年产销各种民族乐器70万台(把)、音板及配件500万套,民族乐器产业从业人员达2万人,年产值近30亿元,市场份额占到全国的1/3。 

图片

泡桐花开

  目前,兰考县农桐间作面积46万亩,种植泡桐树200多万株。全县林产工业从业者4万余人,林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70多亿元。 

  从一个人到一种精神,从一棵树到一个产业,贯穿其中的是焦裕禄赤诚为民的真挚情怀,是探求就里的科学求实作风。

  红为魂,绿为本

  讲述人:传承弘扬焦裕禄精神的87万兰考县干部群众

  当年,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同志带领全县干部群众,通过翻淤压沙、翻淤压碱、封闭沙丘、植树造林等方式与严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如今,兰考县在绿色发展道路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以红为魂、以绿植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 

图片

兰考县城一角

  点绿成金,发展绿色产业。45万亩多年生植物,为兰考大地披上绿衣。兰考“新三宝”及“5+1”畜牧产业体系为群众增收提供绿色金库;76家亿元企业正在绿色生产;3家生态综合体正在迸发绿色效益,年均实现增收约1.6亿元。 

  变废为宝,开发绿色能源。兰考县依托绿色循环企业,通过焚烧发电、生物制气等方式变废为宝,年均消纳各类垃圾75万吨,热电联产、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多能互补的能源格局初步形成。兰考县被确定为国家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和首个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建设示范县。 

  以人为本,构筑绿色人居。兰考县建立农村垃圾四级分类模式,实现日产日清;推进“厕所革命”,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9.11%;逐步建设180个美丽乡村,开展454个村“清零”,创建3323户美丽庭院。兰考县先后获得全国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激励县等荣誉。 

图片

家门口的公园

  植绿引水,营造绿色生态。兰考县按照“一水、一网、双环、多心”的绿地系统规划,完成造林绿化10万亩。该县通过建设二坝寨引黄调蓄工程、开挖疏浚144条河道、建设10座液压拦水坝等工程,构建了“一源两带,十二湖十二脉”的生态水系框架。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兰考县以“绿荫兰考”为目标,把绿色作为城乡发展底色。兰考县按照一年一个主题,全面实施全域绿化,将兰考建设成为绿色贯通城乡、生态成果共享的“森林兰考”。通过实施泡桐苗圃种植、廊道绿化、国储林建设,茁壮成材的泡桐树成为兰考人的“绿色银行”。目前,兰考县林木覆盖率为32.9%,村庄林木绿化率在30%以上。如今的兰考,建成了平原地区独有的“绿水青山”,先后获得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园林县城等多项殊荣,并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 

  近年来,兰考县始终牢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的光荣使命,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指导河南及兰考工作时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大力传承弘扬焦裕禄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以党建高质量推动发展高质量,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在兰考落地开花。

  泡桐花开,千顷澄碧。一个“拼搏、开放、生态、幸福”的兰考正在绽放新的风采。

焦裕禄生命中最后的53天——追忆焦裕禄在郑大一附院诊治的日子

  念出“焦裕禄”这个名字,人们都会油然升起持久的感动与深深的敬意;学习焦裕禄精神,人们都能切身体会到这伟大精神带来的无穷力量和持久的生命力。而提起焦裕禄曾走过的地方,人们最常想到的是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兰考、想起焦裕禄的老家山东淄博,却鲜少知道,党和人民的好干部、好儿子焦裕禄,是在郑州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一段时光。

  1964年,已经肝癌晚期的焦裕禄在上级组织的劝说下被“强制”送往省城最好的医院——河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即现在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诊治。为改变兰考面貌耗尽了自己心血的焦书记此时已瘦成“皮包骨”,却仍在备受病痛折磨的最后53天中,牵挂着兰考,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动、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连日来,记者走访多位当年参与诊治的医护人员与相关人士,再次回顾58年前焦书记在郑州度过的生命中最后的53天。

  意志坚定

  面对病魔不屈服、不低头

  1964年3月23日,病情越来越严重的焦裕禄“被迫”来到郑大一附院,被确诊为肝癌晚期并腹腔、全身皮肤结节转移,医生当时就下了病危通知书。从入院到病逝只有短短53天,他却将与病魔对抗的顽强意志发挥到了极致。

  时任消化科主任的段芳龄回忆,焦书记到医院时瘦得吓人,他的面貌呈现出慢性重症疾病的特有表现——脸色很黑,经过检查发现,癌细胞已经在肝内广泛扩散。这种转移病变或原发性病变会波及肝被膜,肝被膜上有丰富的神经,受到压迫时会引起极度的疼痛。 

  肝癌晚期带来的痛苦常人难以想象。焦裕禄在医院的那段日子,常常被这种疼痛折磨得衣服都能拧出汗水来。他常因此而吃不好、睡不好,豆大的汗珠顺着额头滚落,但是他意志坚定,从住进医院就没叫过一声疼、没喊过一声受不了。每当他的妻子看不下去想找医护人员时,他总是拦着不让找,他说他自己能解决,不要麻烦人家。而他的解决办法就是用烟头烫自己,以此来转移疼痛。 

  郭蓬芝是当时焦裕禄的主管大夫。她回忆,很多时候看焦书记疼得厉害,就建议给他打止痛针。但当时吗啡比较短缺,一个病区只有两三针。焦裕禄每次都拒绝打止痛针,而是要求将药留给更需要的患者。 

  “我曾发现焦裕禄的胳膊上有几处灼伤,问了他爱人,才知道他是为了止痛,用热烟头烙的。”时任焦裕禄特护的樊镜珍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后来医院里留下了一把特殊的藤椅,这把藤椅的扶手上烂了个洞。医生们每次看到这把藤椅,就好像看到焦裕禄疼痛难忍、坐在椅子上隐忍流汗的模样。“藤椅上的洞,就是当年焦裕禄因为疼痛而用手按住肝部,用肘顶住藤椅扶手而留下的洞。他不愿意因为自己的疼痛麻烦别人,他觉得自己能忍一忍就忍一忍。”

图片

追忆焦裕禄住院期间的雕塑

  心系兰考

  卧病在床念群众、念沙丘

  在焦裕禄生命的最后53天里,尽管他仍处于与病魔作斗争的痛苦中,尽管他身已不在兰考,但他嘴里念着的、心里想着的,都还是兰考。 

  焦裕禄住院期间,兰考县的父老乡亲自发前来探望,焦裕禄每次都很激动,看到有人进门就会挣扎着站起身来,在和乡亲们聊天时,他也很少说起自己的病情。 

  据杨璧卿医生回忆,只要兰考县一来人,他听到最多的就是泡桐树,那时候也不知道泡桐树长啥样,就听到焦书记每次都关切地问:“树长得怎么样了?种了多少面积了?受没受到灾害?”另外还不忘问谁家的房子是危房,帮人家加固了没有?贫困户有没有补助?“当时他的病情已经很严重了,但在他心里第一位不是自己的身体,而是兰考的人和事。” 

  焦裕禄心里装着百姓,兰考人心里也想着他。兰考县的父老乡亲来看望他的时候,有时会带一些小礼物,通常是一些鸡蛋、核桃、枣之类的土特产,焦裕禄从来不收,总是坚决叫他们把东西拿回去。他对群众说:“把这些鸡蛋拿到供销社换点盐,补贴家用吧。” 

  令樊镜珍记忆深刻的是一次雨天,外边瓢泼大雨,焦裕禄焦急地看着窗外坐立不安。“我说焦书记,你咋了,他说雨这么大也不知道兰考受灾没有。我劝他好好养病,他说,你不知道,兰考就是我的家啊,一个人在外地即使走得再远,你能不关心你家里的事啊?”提及此事,樊镜珍泪光闪烁地说:“他都病成那样了,还在操心兰考的父老乡亲。” 

  在樊镜珍等人看来,焦裕禄之所以病得这么重,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为了工作、为了为人民服务而拖着迟迟不去治疗。郭蓬芝曾遗憾地分析:“焦裕禄入院时已经错过了手术机会,如果早点手术,多活三五年是没有问题的。他的这个病,是累出来、拖出来的呀!” 

  即使到了生命中的最后一刻,焦裕禄最放不下的还是兰考的父老乡亲。当年的医护人员至今还记得,焦裕禄生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没有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有实现人民的期望,心里感到难过。我活着没有治好兰考的沙丘,死后请组织上把我送回兰考,埋在沙丘上,我可以看着兰考的人民治好沙丘。”

  艰苦朴素 

  两袖清风倡节俭、同甘苦

图片

焦裕禄穿过的衣物

  焦裕禄在郑大一附院时只是以普通患者的身份住院,从没提过任何特殊要求和照顾。后来,医护人员还是从成群结队来探望的老百姓口中得知,这位患者是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 

  “有些县里来的干部,一来看病先自报家门,即使自己不说,也会派工作人员过来交代。”杨璧卿说,焦裕禄自始至终都没主动提过自己的职位。医护人员查房的时候,经常看到焦裕禄疼得满头大汗,可他什么要求也不提,也从来不问自己的病情。那时,杨璧卿就和同事在私下里说,这人真坚强。 

  当时医院也有干部病房,但焦裕禄刚住院时却选择普通病房,后来医院为了照顾他,腾出一间抢救室。樊镜珍回忆说,当时的医院里也有营养食堂,比普通食堂的伙食要好些,他们时常劝焦裕禄吃得好一点、有营养一点。但是他从不愿意到营养食堂买饭,每次都去普通食堂,买饭时也只买稀饭、面条两种。 

  那时焦裕禄的胃口不好,食欲非常差,一顿饭吃不了几口,医生就说开点营养药或者打营养针,他都不让用,一直坚持要把营养针留给更需要的人。 

  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杨璧卿深有感触:焦书记这一生厉行节俭、两袖清风、艰苦朴素,他曾亲自起草了《干部十不准》,规定任何干部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搞特殊化。他被病痛折磨着,也从不曾忘记自己的初心。

  谦逊亲和 

  亲民爱民懂尊重、见体贴

  焦裕禄常说:“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 

  每当兰考的父老乡亲来探望时,焦裕禄即使重病在床,也要忍着疼痛去迎乡亲们。他们聊天时,焦裕禄更是没有一点架子,他一边热情地招呼着每个人,一边唠家常似的问着兰考那边的情况。他说,兰考就是我的家,兰考的百姓就是我的家人。 

  每次医护人员查房,焦裕禄都会强撑着微笑示意,表示感谢。杨璧卿回忆道:“来到医院的时候,焦书记的病情已经很严重了,行动非常困难,但只要见到医生、护士进门,焦裕禄总是尽量起身迎一下,就是起不了身也要欠一下身。对谁都没有一点架子。这种尊重让我们非常感动。”甚至于后来医护们都养成了一个习惯,一进焦裕禄的病房就赶紧摆手说:“焦书记,你别动你别动。”可是他再难受也要欠一下身。他的谦逊亲和、他对医护人员的尊重,现在想起来依旧让人感动。 

  到了1964年5月中旬,焦裕禄开始持续昏迷。5月14日,焦裕禄怀着对兰考的牵挂、对乡亲们的眷恋永远闭上了双眼,终年42岁。焦裕禄去世的那天,病房里一片痛哭声。 

  焦裕禄去世后,人们在他病床的枕头下发现了两本书:一本是《毛泽东选集》,一本是《论共产党员的自我修养》。他这一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传承发扬 

  焦裕禄精神在心中、永流传

图片

郑州大学学生到兰考研学

  从3月23日焦裕禄被兰考县委“强制”入院到离世,只有短短53天。但焦裕禄精神对郑大一附院、对郑州乃至对全国的影响重若丘山,有着持久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为了铭记焦裕禄的感人事迹,郑大一附院院史馆重点记录、拍摄了追忆焦裕禄住院时光的纪录片,感染鼓舞了无数观众。数十年来,郑州人民也通过各种活动、多种形式来传承、发扬焦裕禄精神: 

  2007年,郑州大学成立焦裕禄精神研究中心,出版《焦裕禄精神永放光芒》《焦裕禄精神》《焦裕禄的初心与使命》等相关著作近10部,深入挖掘焦裕禄精神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不仅如此,郑州大学还专注于焦裕禄精神在校园文化中的影响,通过在课堂上讲述焦裕禄的故事、组织学生赴兰考县开展红色文化研学、邀请焦裕禄的家人到学校与师生面对面交流等多种形式,致力于将焦裕禄精神传达给每一个郑大学生。 

  2014年5月10日,中国歌剧舞剧院演出的大型原创音乐剧《焦裕禄》在郑州上演,在全剧起到穿针引线作用的老者“继焦”,其扮演者正是焦裕禄的外孙、中国歌剧舞剧院青年演员余音。看到这个憨厚的年轻人,郑州观众再次深情回忆起了曾在郑州度过生命最后时光的焦书记。 

  2016年5月12日,由中央文史研究馆、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等单位主办的“永远的焦裕禄精神诗书画作品展”在郑州开展。 

  2019年11月28日,“人民呼唤焦裕禄”大型主题展览在郑开幕,展览展出了200多件焦裕禄生前使用过的物品及复制品,生动诠释着焦裕禄精神。 

  2020年9月24日,2020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第3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上,在电影《焦裕禄》30周年纪念环节中,焦裕禄女儿、影片顾问焦守云,影片策划余音及电影主创人员齐聚郑州,共同缅怀和探讨焦裕禄精神的深刻内涵。 

  2020年10月14日,作为省会文博领域非公企业创新党建工作的生动实践,“焦裕禄红色文化园”在郑落成,树立焦裕禄铜像、展示相关书法作品及藏品以及讲解员深入宣讲焦裕禄精神,无不展示着郑州人民对焦裕禄的深深怀念。 

  2021年5月,郑州大学主办的“弘扬焦裕禄精神美术作品巡展”在民族文化宫展览馆成功举办,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反响热烈…… 

  这一桩桩,是焦裕禄和郑州人民无声的约定;这一件件,是焦裕禄精神在郑州大地永久激荡的回响!这些为纪念焦裕禄、传承和发扬焦裕禄精神的社会活动,早已潜移默化地成为指引郑州人民前进的一盏明灯,在它的指引下,焦裕禄精神得以在郑州代代相传!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诗人臧克家在脍炙人口的诗作《有的人》里,用生与死的对比诠释出生命的质量从来与长度无关,而是由生命厚度的书写。被人民铭记的焦裕禄,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镌刻在郑州人民的记忆深处!

<上一篇
下一篇 >
洛阳日报记者采访心得
开封日报记者采访心得
淄博日报记者采访心得
宿迁日报记者采访心得
郑州日报记者采访心得
抚顺日报记者采访心得
大连日报记者采访心得
无锡日报报业集团出品
根据“从焦裕禄走过的地方,看焦裕禄精神的弘扬”大型主题报道活动内容制作
1998-2022 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